美国6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意外持平,显示尽管进口关税推升产品价格,但被服务费涨势减弱抵消,预料将加深联准会(Fed)的审慎态度。英国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则意外升至2024年1月以来最高,增添英国央行的降息阻碍。
美国劳工部劳动统计局(BLS)16日公布,6月整体PPI持平,5月数据则上修为攀升0.3%。路透访调经济学家原先预估PPI攀升0.2%,增幅比5月初估的0.1%加速。与去年6月相比,PPI年增幅达2.3%,则比5月的2.7%趋缓。
日前公布的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显示通膨回升,尤其家具、家电、体育用品、玩具等与关税相关产品价格劲扬,备受瞩目。
经济学家认为,6月CPI报告可能是4月「解放日」关税推升物价的开端。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随著旅游和饭店住宿需求减弱,服务费通膨趋缓,将局部抵销关税导致的货物通膨。
川普上周宣布,对墨西哥、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盟等国进口产品提高关税,并于8月1日生效。经济学家预料,这些关税将导致美国物价在年底前居高不下。
Fed本月底决策会议可望维持基准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不变。在PPI报告发布前,经济学家估计,剔除食物与能源的个人消费支出(PCE)核心物价指数,6月升幅可能从5月的0.2%增至0.3%。据估计,6月核心PCE通膨年增率可能增至2.8%,高于5月的2.7%,且与Fed的2%目标渐行渐远。
英国国家统计局16日也公布,6月CPI涨幅从5月的3.4%升至3.6%,高于经济学家和英国央行预估的3.4%,反映工党政府的增税政策推高了食品价格。
全球金融服务公司Ebury的市场策略主管莱恩说,当局4月调升最低工资和营业税率,推升了企业的劳动成本,迫使雇主提高价格以弥补增加的成本,令央行决策官员头疼。
市场仍预期英国央行将在8月7日降息,但调降了未来降息幅度的预期。摩根大通的罗杰斯(George Rogers)表示:「经济显然仍在努力摆脱一段时期以来的顽固通膨。」「这项高于预期的通膨数据将让央行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