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田园犬,为何被这些城市拒之门外?
我国各城市犬类禁养政策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现象让不少养犬人士感到困惑。在广州、深圳不时可见的中华田园犬,在西安却不能养。不同城市对“大型犬”的界定标准也大相径庭:广州将肩高71厘米作为分界线,而石家庄的标准则严格控制在40厘米。
日前,西安市因禁犬管理引起热议。一些网友认为,当地政策过于严苛,包括许多人视为温顺的萨摩耶、拉布拉多,只要肩高超过50厘米,就被禁止在三环内饲养。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各城市的犬类禁养名录多由公安部门和农业部门联合制定,其中农业部门的意见往往起主导作用。一位地方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每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密度不同,条例颁布时间也有先后,再加上各地社情民情的独特性,自然就会形成不同的管理标准。”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李宏勃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犬类管理本质上是一个城市公共资源分配的问题。养狗人与不养狗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始终是公共议题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在立法过程中,立法者必然会倾向于反映主流民意,而主流民意往往取决于哪一方的声音更大。”
一城一策,宽紧不一
我国犬类管理政策呈现出明显的“地方自治”特征,目前尚无国家层面的禁养犬名录、标准,相关管理权限完全下放至地方。
有基金会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31日,全国的337城市(不含港澳台,不含县级市)中已有208个城市出台过养犬管理相关法规。
这208个城市中,117个城市制定城市养犬管理条例,属于地方人大规范法规;91个城市出台养犬管理规定细则的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
在禁养犬种规范方面,各地主要针对烈性犬和大型犬两类进行限制。对烈性犬的认定相对统一,但对大型犬的体型标准却存在显著差异。
以杭州市为例,该市养犬条例被公认为全国最严格之一。根据规定,杭州市城区均为重点限制养犬地区,准许饲养的犬种包括玛尔济斯犬、巴哥犬、吉娃娃在内共33种,以及33种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