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1 11 月

中國

中國

余茂春:與中國共產黨和平共處,根本不可能

眾所周知,余茂春曾是美國制定中國政策的重要參與者,也是美中關係研究領域的重量級人物。余茂春的國務院同行稱他為「國寶級智囊」。9月29日,余茂春教授在《華盛頓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叫做《中共國與戰後國際秩序:共存的徒勞》。文章一針見血的指出,我們與中國共產黨之間永遠沒有和平可言。這句話之深刻,讓人想起了共產黨頭子列寧曾經說過的一段話,他說,「只要存在著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它們就不能和平相處,最後不是這個勝利,就是那個勝利;不是為蘇維埃共和國唱輓歌,就是為世界資本主義唱輓歌。」也就是說,在一百年前的共產黨就帶有這種基因,在其意識形態深處,其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消滅資本主義」。顯然,在這樣的馬列邪教教義影響下,中共一定要與全世界為敵,也正因為這樣,余茂春教授發表的這篇文章,無疑是對許多西方人士敲響的警鐘。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正如他在文章開篇所說,「認為可以通過與北京艱難的談判,期待中(共)國遵循市場福音、尊重法治,從而引導這個共產國家走向民主資本主義的信念,一直都是一種幻覺。」余茂春敲響警鐘余茂春教授為什麼說以上是一種幻覺呢?他說,「三十年的接觸政策已經證明這是錯誤的。中(共)國並沒有融入以美國為主導的戰後國際秩序,而是與之發生了碰撞。這場碰撞是結構性的、意識形態性的,並且不可調和的。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與中國共產黨和平共處,不是不太可能,而是根本不可能」。這讓我們想起了中共近年來公開發表的許多文章,其中的一篇文章談到了鄧小平、談到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文章說,「1985年,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麼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並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很多人不知道,列寧從一開始就說,新經濟...
中國

維穩下的自由:連經過北京都成了奢望

近日,一則簡訊引發網路熱議:有車主駕駛新能源汽車經過北京市房山區五環路一帶,被交通監控拍下駕駛機動車違反禁行標誌指示的行為,要求30日內處理,否則將受罰。 這位車主無奈抱怨:「走高速經過北京也不行嗎? 石家莊到承德,全程高速路途經北京,竟然也被罰。」這並非孤例,而是北京長期以來設下各種「外地車禁令」的真實縮影。表面上,北京官方以「交通壅塞管理」與「減少污染」為由,設置外地車限行與禁行措施; 實際上,這種政策已經變質為對異地公民的排斥。 中國號稱大一統國家,卻在首都周邊築起一層層隱形邊界。 外地人不但要有進京證,還要遵守苛刻的時段、路段禁令,一不小心就會落入罰單陷阱。 這樣的制度安排,把北京當作獨立於全國之外的「特權區」,等同在內地製造「國中國」。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這也揭露了中共治下的虛偽自由。 中國人不僅出國要辦簽證,現在連進北京都形同要通關。 一條高速公路的過境行程,本該是理所當然的公民權利,卻因政治權力的恐懼與維穩的邏輯,被硬生生切割。 所謂「人民當家作主」,到頭來只是口號; 而北京這種禁行措施,實際上正是中共權力高度不安的縮影。當首都必須依靠禁令和監控才能維持表面的穩定,就證明政權與人民之間早已沒有互信。 這樣的限制不會解決問題,只會進一步加深社會的割裂感與不滿。 當權者或許以為可以用標誌、攝影機和APP管理一切,但卻忘了,自由一旦被壓縮,就會轉化為怨氣,最終將反噬政權本身。北京當局用標誌、攝影機和APP管理一切,卻忘了自由一旦被壓縮,就會轉化為怨氣。 (美聯社文件照)真正的自由,不應該是經過北京還要提心弔膽,更不該讓國民在自己國家內部也要像跨國一樣接受限制與審查。 中共號稱維護人民權利,但實際上是把人...
中國

三峽水庫蓄水最後衝刺 航標及時調整保通航

從9月10日三峽水庫開始2025年蓄水以來,截至昨天(11日)上午,三峽水庫壩前水位達169.72米,標誌著三峽水庫蓄水進入最後衝刺階段。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在長江重慶涪陵段,隨著水位上升,岸邊不少消落帶被江水淹沒,航道變寬變深,通航環境也發生了變化。長江航道部門的工作人員根據水位,及時調整航標,維護航道安全。據了解,三峽水庫在每年汛末蓄水,目標水位為175米,在枯水期至次年汛期前逐漸釋放並騰出庫容,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通航、發電、補水、抗旱等方面的綜合效益。今年預計10月底完成蓄水。長江涪陵航道處工作人員 許瑞君:下一步我們將密切關注三峽庫區水位動態,依據水位變化及時優化調整航標,全力確保蓄水期航道的安全暢通。...
中國

韓占武被查

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韓占武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中國

收好這份教程,傳中共警察發文教如何安全翻牆

自中共的紅二代近日呼籲「幹掉防火牆,他們幾天就完蛋!」之後,網傳一名中共警察的投稿,告訴中國民眾如何安全翻牆,如何應對因翻牆被警方「請喝茶」,引發關注。10月7日,據X推主「牆國蛙蛤蛤」發布的截圖消息,該中共公安人員為證實自己為警方人員,還提供了「公安廳六個超級系統」和疑似監聽「活躍人員」(中國民眾)的截圖內容。該公安投稿指:對於中國網民來說,翻牆可分為普通用戶和深度用戶。普通用戶,就是單純學習查一些資料信息或娛樂遊戲,不涉及或很少涉及敏感言論以及政治問題,這類網民隨便用一台設備(手機、電腦等)掛個梯子或VPN等工具就能實現。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即使「被請喝茶」,實話實說就行,「最多是批評教育刪除」,因為法理上有個東西很重,叫做主觀意識,只要不說自己知道「翻牆是違法的」,然後「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即可放心。預防「請喝茶」分為簡單預防和深度預防,普通用戶只需簡單預防即可,即準備兩部設備、牆內應用和牆外應用物理分開,「國產手機APP一般會給相關部門留有後門,尤其是安卓手機」。手機里裝了什麼軟體,「相關部門一目了然」,之所以沒被請喝茶,一是還未排查關聯你,二可能沒到那個地步。還有就是國內APP,「一般都自帶檢測,甚至可以24小時檢測用戶」。翻牆設備最好用國外設備,蘋果手機最好盡量不要在設置里登陸ID,下載APP時在應用商店登一下即可。如果一定用國產手機翻牆,建議物理拆除麥克風,改用外置,用膠帶粘住攝像頭,輸入法用谷歌的。#大自爆運動 公安內鬼教大家如何安全翻牆! pic.twitter.com/ledoEophDe— 牆國蛙蛤蛤🐸(OK革命👌大自爆運動💣) (@GFWfrog)...
中國

博士們正逃離中國高校

  培養一個博士,大約要投入近10年的時間,他們出於對靈活工作時間安排的嚮往或對繼續從事科研的興趣,會選擇進入高校擔任教職。但在實際工作中,他們發現,進入相對高層次的高校工作,學校實施嚴格的「非升即走」制度,沒有達到考核指標,就會面臨被降職或解聘的風險,大家只能不斷「卷」論文和課題。  而即便是一些沒有實行「非升即走」制度的地方高校,青年教師的壓力仍然存在。西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前院長、期刊中心主任王兆璟告訴《三聯》記者,2015年國家開啟了建設「雙一流」大學和學科的重大戰略部署後,一些地方高校追逐升級,申請碩士點、博士點,處於轉型發展期,大量吸收引進博士學位人才,但在實際情況中,待遇發放不到位,盲目擴張導致師資混亂。而且,部分地方高校將行政工作強制性分給青年教師,這些因素疊加都加重了他們的工作壓力。王兆璟提到,2015年到2020年,地方高校青年教師流失情況較為明顯。  作者採訪了幾位從高校離職的博士,以下是他們的講述:  一、劉惠麗|33歲,商科博士入職北京985高校3年後辭職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我是在今年6月份正式離開學校,當天正好是學校的畢業典禮,廣場上到處是穿著學士服合影的學生。我心想,這也是我從這所學校里畢業的日子。  我的本科是中外聯合培養項目,然後在北美這邊申請商學院直博。我對科研也比較感興趣,擅長寫論文、敲代碼。申請博士時,我已經決定畢業後進入高校任教職,主要是看重學校時間上很自由,環境相對寬鬆。而最終選擇回國,則是考慮到孩子的成長,北美這邊只有紐約大學等很少數的大學在大城市,其他學校都在很「村」的地方,小到待上5年基本能認識這裡的所有人,他們的教職流動性不太大,很大概率我就要在這些小地方度過一生,但對我只...
中國

上任2年半 這位市長投案自首

       2025年10月11日,雲南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雲南省麗江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雲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公開簡歷顯示,李剛,男,漢族,1970年9月生,雲南楚雄人,199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7月參加工作,昆明工學院環境工程及化學工程系精細化工專業畢業,大學學歷。  李剛大學畢業後在昆明工學院科技開發公司工作近5年,後調入昆明理工大學,曾任該校團委副書記。2002年,李剛正式開始企業任職經歷,先後在貴研鉑業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貴金屬研究所工作,2007年擔任雲南錫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組織部副部長等職務。此後11年,他一直在雲南錫業集團工作,於2018年升至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省委管理)。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2019年6月,李剛跨行業調入雲南機場集團擔任總裁,後擔任雲南航空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裁,2021年1月正式成為雲南航空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雲南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擔任這一職務2年後,2023年2月,52歲的李剛開始從政,成為麗江市委副書記、市長候選人,1個月後順利轉正當選市長。  在作任職表態發言時,李剛曾說,「將同全市幹部群眾一道,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把各項工作做好,決不辜負省委、省政府的厚望和全市各族人民的期盼。」他稱,要讓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在麗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努力讓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  當地媒體曾報道,2023年3月20日,被任命為麗江市代市長當晚,李剛就暗訪督導了當地賓館酒店、居民小區等...
中國

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 中國作家殘雪排第六

在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上,中國作家殘雪位列第六。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將於星期四(10月9日)晚上7時正式揭曉。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在賠率網站Nicer odds上,位列第一的是印度作家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下來分別是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卡撒茲納霍凱(László Krasznahorkai),澳大利亞作家傑拉爾德·默南(Gerald Murnane),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美國作家托馬斯·品欽(Thomas Pynchon),中國作家殘雪。據衡陽日報,殘雪本名鄧小華,1953年生於長沙,祖籍湖南省耒陽,1985年1月殘雪首次發表小說,至今已有六百萬字作品,被美國和日本文學界認為是「20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文學最具創造性的作家之一」。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殘雪是作品在國外被翻譯出版最多的中國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說成為美國哈佛、康奈爾、哥倫比亞等大學及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國學院大學的文學教材,作品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多次被入選世界優秀小說選集。日本河出書房新社、春秋文藝出版社,美國西北大學出版社、霍特出版社,義大利理論出版社,法國伽利瑪出版社、中國藍出版社,德國魯爾大學出版社等10餘家知名出版社,都出版過殘雪的作品。殘雪代表作:《山上的小屋》《黃泥街》《蒼老的浮雲》《五香街》《最後的情人》等。...
中國

「獻忠都到行長級別了」,傳重慶出大事

網路熱傳重慶市發生慘烈的開車撞人事件。據傳肇事者是一個銀行的行長,傷亡十餘人。網民感嘆「獻忠都到行長級別了」。根據網路消息,10月11日,重慶市綦江區郭扶鎮一名男子開車瘋狂地衝撞人群,造成大量死傷。目前在大陸社交平台上,相關視頻和消息已被刪除殆盡。但在抖音平台上還留有大量的搜索記錄,只要在搜索欄輸入「郭扶鎮」,就會顯示多個相關搜索記錄。這顯示該事件一度是社交平台上的熱點之一。不過,這次相關視頻並沒有即時傳到海外社交媒體上。直到13日,關注大陸群體事件的自媒體「昨天」才公布大陸網民投稿,爆料事件始末。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爆料稱,事發當天,一名40多歲的男子到派出所為母親開死亡證明,將車停在了非停車位上。該男子出來之後,發現車子被鎖,再加上他的事情可能沒有辦成,於是情緒崩潰。他上車猛踩油門,將鎖著車子的鐵欄杆拖出來,然後開始駕車衝撞人群,當時就把四個人壓在車底,還撞倒很多人。最後導致4人死亡,11人受傷。知情人士還爆料說,該男子「段位」比較高,是當地一家銀行的行長。爆料還附上兩個疑似案發現場的視頻片段,顯示一輛深色SUV撞入小巷中,停在一個大門口,車頭已經撞爛。疑似有人被捲入車底,現場有人喊「整住兩、三個」。車子旁邊有一男一女倒地,男子身上帶血,疑似被撞倒。大門框處正在噴水,疑似有水管被撞裂。「重慶銀行行長駕車無差別撞人致4死11傷(2025.10.11)」重慶近日發生無差別汽車撞人事件,導致4死11傷。據知情人士透露,10月11日,重慶綦江區郭扶鎮,一名40餘歲男子到派出所為其母親開死亡證明,將車停在了非車位上,導致車子被鎖。該男子出來之後,發現車子被鎖,加上事情可能沒有辦成,於是非常生… pic.twitter.com/p7qNi...
中國

「全面禁止二次元」,中國著名大學打響第一槍

本來想寫一篇關於諾貝爾獎的事,但當看到北京航空大學全面禁止動漫、二次元等相關內容出現在校園活動中這個消息時,我似乎已經找到了答案。當熱愛被貼上「風險」標籤,當表達被視為「越界」,校園的多樣性正在被悄悄抹去。禁止的不只是Cosplay,也是在切斷一種青年文化的自我表達。真正危險的,從來不是二次元,而是那種懼怕熱愛的空氣。成都十月三日的世界線動漫展上,一名男子因Cos《我的英雄學院》角色(常被戲稱為「柜子」),在遭到觀眾勸阻無效後,被另一名男子扯掉假髮,引發持續推搡與混亂。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這場鬧劇被傳上網後,評論區竟一片叫好。說來也諷刺——同樣都是熱愛Cosplay的一群人,卻為了心中的「大義」,忘了曹植的那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類似的場面並非首次上演。就在兩個月前,上海豫園,一位身穿「國漫古風服飾」的女孩被「義憤填膺」的陌生男子毆打致輕傷——解釋也無濟於事。更早些時候,因為穿JK、和服、洛麗塔等服飾出入公共場所而被辱罵、驅趕、甚至扒衣服的事件,也屢見不鮮。當「道德」被無限泛化,拳頭終有一天會落到自己身上。普通人哪裡分得清「紅白假髮」的角色究竟是《我的英雄學院》、還是《第五人格》、又或《王者榮耀》。在某些人眼裡,為了捍衛心中所謂的大義,唯一的原則就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而如今,竟然有高校打響了「全面禁止動漫、二次元」的第一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往年的「禁止Cosplay活動」,一步升級到「禁止出現任何動漫相關活動」,這種加速之快,幾乎讓人恍若隔世。二次元群體的生存困境,從來就像一把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自從「禁止過洋節」的風潮興起,這根劍絲就越綳越緊。所以,我始終反對動漫圈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