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力治理空氣污染 意外推高全球氣溫
17日出版的絕大多數法國日報頭版關注的新聞焦點繼續圍繞法國政府公布的2026年預算計劃的話題展開,取消公共假日的建議成為預算爭議的焦點之一。贊同者認為這是糾正公共財政的必要措施,而反對者則表示這些措施缺乏公正。各報關注的其他國內和國際新聞內容還有:雷諾汽車股市崩盤,周三股價暴跌18%,加劇市場緊張情緒;歐盟警方聯合多國成功搗毀親俄黑客組織«NoName057(16)»;川普突然轉變援烏立場,支持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導彈。
關於中國,《費加羅報》披露:中國大力治理空氣污染,減少二氧化硫排放,卻意外地加劇了全球變暖。
中國的反污染鬥爭推高了全球氣溫
《費加羅報》在科學版頁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揭示中國的反污染鬥爭推高了全球氣溫。
文章作者指出:中國大力治理空氣污染,尤其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雖然改善了公共健康狀況,卻意外地加劇了全球變暖。
空氣污染每年在全球導致數千萬人的死亡。但矛盾的是,它也有一個「積極」作用:因為大氣中的硫顆粒能形成一種類似巨大遮陽傘的屏障,漂浮在雲層上方,反射部分太陽輻射,從而減緩地球升溫。
中國政府自2000年代末起,開始大力治理空氣污染,特別是針對燃燒煤炭和重油時釋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硫。這類污染物是導致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這類污染物每年在中國造成約200萬人過早死亡。
中國大力減排成效顯著,過去十年間,東亞地區的二氧化硫排放減少了近三分之二。
與此同時,「全球變暖也在加速」。有關方面專家所做研究顯示:在諸多導致氣溫超預期上升的原因中,中國為減少二氧化硫污染所做努力是「最有力的假設」。2010年以來中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下降,每年導致全球升溫0.07°C,累計約0.1°C。
研究認為:反污染措施帶來的「反直覺」效應似乎不止體現在氣溫變化上。中國對污染的治理還可能改變了東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