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品牌在中國底線城市重拾生機
隨著中國一線城市增速放緩,星巴克和斯凱奇等跨國公司將目光投向內陸城市,在這些城市,品牌忠誠度較高且市場競爭相對較小。 在中國四川省三線城市內江的市中心,一家新開的星巴克(Starbucks, SBUX)門店外排起了隊。這不是該市第一家星巴克,但卻是第一家提供「得來速」(即汽車穿梭)服務的門店。在這座以泡菜而非拿鐵咖啡聞名的城市,這樣的場景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雖然跨國公司正在從中國的許多地區撤出,但從星巴克到斯凱奇(Skechers, SKX)等品牌正在中國的所謂低線城市悄然擴張,押注這些曾被視為邊緣地帶的小型城市中心現在是其中國戰略的核心。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新戰場 跨國公司長期以來一直專註於中國沿海等較富裕的城市,例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但如今的戰場已深入內陸。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的數據,超過9億人(佔中國總人口的60%以上)生活在一二線城市以外。這些地方的家庭收入可能較低,但零售空間租金和競爭壓力也較小。 對於在成熟市場銷售疲軟、在本土又面臨地緣政治審視的西方品牌來說,這個「下沉市場」提供了規模,並日益展現出消費成熟度。肯德基(KFC)和必勝客(Pizza Hut)的運營商百勝中國(Yum China, YUMC)去年新開了1,800家門店,其中許多都位於大多數美國人聞所未聞的城市。 百勝中國首席執行官屈翠容(Joey Wat)在一封致股東信中表示,近年來,我們超過一半的新店布局在低線城市。她還說,我們未來的一大部分增長將來源於這些不斷擴大的低線市場消費群體。 的確,肯德基在六安、玉林等城市的門店,通常會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