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 11 月

中國

中國催生政策不敵經濟下滑現實 今年前三季度結婚人數較去年同比下降
中國

中國催生政策不敵經濟下滑現實 今年前三季度結婚人數較去年同比下降

  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婚姻登記處的一對新人在情人節登記結婚。(2023年2月14日) 為對抗少子化,中國政府祭出各種措施,積極鼓勵年輕人結婚、生育。但根據中國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2024年的前九個月登記結婚的人數較去年同比減少94.3萬對,顯示中國政府的催婚政策仍不敵經濟下滑、前景堪憂的現實。 根據中國民政部周五(11月1日)公布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登記結婚的夫妻共474.7萬對,比去年同比減少94.3萬對。2023年1至9月的結婚登記數為596對,數據較2022年增加。 中國經濟不穩定性持續增加、生活開銷越來越大,讓中國年輕人的結婚規劃不斷延後,這個現象進一步讓中國的生育政策受挫。中國近期著手一項修法草案,打算簡化結婚手續,同時加深辦離婚手續的難度。2024第一季,共有196.7萬對夫妻離婚,比去年同期微幅減少約6,000對。 今年前三季度結婚人數下降的相關話題躍上社群平台微博的熱搜榜。多數網民對此結果並不感到意外,甚至還有人認為結婚數量太多了,「這麼多人結婚,還是太多了」、 「離婚減少,說明社會越來越理性」。也有網民反諷,「沒有車貸房貸後代的人生誰不想追求一下」。 針對民間對婚育態度不積極,欲解決人口衰退問題的中國官方頻頻祭出手段催婚又催生。今年稍早官方曾公布報告,稱全國出生率已連續兩年下滑,於是決定在重點城市制定計劃,鼓勵年輕人新型婚育文化。 去年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在中國婦女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講話中提到,中共官員有責任「加強對年輕人婚戀觀、生育觀念、家庭觀的引導」,並稱要「積極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在刺激生育率方面,除了生育補貼、托育政策等等,各地方政府甚至還祭出「打電話催生」的殺手鐧,細問民眾月經經期、是否有打算生孩子。然而此舉已引起不少中國網民反感。 習近平向女性「傳統美德」的呼喚,以及政府實施的政策...
歐盟高級官員強調促進日歐防衛產業合作 應對中國
中國

歐盟高級官員強調促進日歐防衛產業合作 應對中國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左)近日接受日本共同社書面採訪時表示,會以日歐締結「安全保障及防衛夥伴關係」為契機,促進雙方的防衛產業合作。 據共同社2日發自布魯塞爾的消息,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近日接受日本共同社書面採訪時表示,會以日歐締結「安全保障及防衛夥伴關係」為契機,促進雙方的防衛產業合作。他例舉了面向強化供應鏈的信息交換。 報道說,歐盟成員國在俄烏衝突中,致力於向烏克蘭提供彈藥等軍事支援,強化供應鏈等加強防衛產業成為重要課題。日歐有關部門之間交換信息有可能加強雙方防衛產業的關係。 博雷利把夥伴關係定位為「日歐關係的新篇章」,談到關於歐盟加強與日本安保合作的背景因素,博雷利指出,「在全球化的世界裡,沒有『遠方』」,稱中國在東海、南海與台灣海峽展示軍事力量,緊張升溫,「影響了歐洲的安全保障和繁榮」。 圍繞俄烏衝突,博雷利提到「中國對俄羅斯的持續的物資和外交支持是對歐洲的直接威脅」。關於朝鮮向俄派兵提供支援,他指出「這是歐洲與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安全保障緊密相連的一個例子」。 博雷利就朝俄軍事合作進展表示,「俄羅斯拋棄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的義務,改變了有關朝鮮無核化的立場」,譴責俄羅斯「未履行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責任」。 他表示,如果日歐締結讓交換機密情報成為可能的「情報保護協定」,將「為在所有層面加強合作作出貢獻。」 責編:梒青  ...
湖南未成年女孩遭多人性侵 包括鄉鎮人大副主席
中國

湖南未成年女孩遭多人性侵 包括鄉鎮人大副主席

一名13歲女孩被引誘及強迫賣淫,前後共遭14人強姦。 據中央社2日消息,中國湖南省新化縣一名13歲女孩被引誘及強迫賣淫,前後共遭14人強姦,其中3人是公職人員,包含鄉鎮人大副主席。 澎湃新聞1日的報道說,這名化名「李曉霞」的少女去年被父親發現她被迫賣淫、被人強姦。當時,李曉霞才13歲。 今年5月,湖南新化縣法院查明,自2023年4月起至7月27日案發,共有8名成年人、6名未成年人(已滿14歲不滿16歲)對李曉霞實施犯罪行為。 本案8名成年被告人中,有3名為公職人員,作案時分別是新化縣油溪鄉人大副主席、新化縣審計局工作人員、新化縣交通局工作人員,他們都是通過社交軟體聯繫劉姓主嫌,達成賣淫嫖娼約定後與李曉霞發生性關係。 涉案的3名公職人員均已被開除公職,其中,新化縣油溪鄉人大副主席龔昊東則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責編:梒青      網編:伍檫愙本文來源:RFA...
中國前衛文藝空間受限:從《三體》編輯被查到金星演出被拒,多層禁忌遏制文化創新?
中國

中國前衛文藝空間受限:從《三體》編輯被查到金星演出被拒,多層禁忌遏制文化創新?

  資料照片:北京一家書店內的《三體》小說。(2024年2月19日) 台北 — 近期,中國前衛文藝受到愈發嚴厲的限制。從《三體》出版人姚海軍落馬,到知名跨性別主持人金星的舞台劇《日出》在廣州被拒演出,再到西洋萬聖節被當局嚴控、變成「游擊戰」式的慶祝,這些事件似乎都觸碰到了某種政治禁忌。分析人士指出,多層禁忌正在扼殺中國的文化創新,所謂的「文化自信」在今日中國的文化空間中反倒呈現為「文化不自信」。 姚海軍落馬 四川省紀委監委近日發布消息,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編輯姚海軍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令不少科幻迷感到震驚。 《成都商報》說,姚海軍在25年前就是科幻迷,曾與友人共同創辦了「華語科幻星雲獎」,還策划出版一系列裡程碑式的原創科幻作品。其中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更在全球熱銷,已被翻譯成19種語言,銷量超過2100萬冊,讓中國的科幻小說從雜誌時代真正進入了暢銷書時代。 《三體》在今年3月被奈飛(Netflix)改編成影集後上線,旋即引發話題熱潮。「三體」的內容涉及外星物種的秘密科學計劃,書與劇集的第一章就描述一名中國天體物理學生親眼目睹父親被文革時期的紅衛兵批鬥毆打致死。英國廣播公司(BBC)曾報道,《三體》劇中所發生的科學界無法解釋的自殺事件,暗示了許多文革受害者為了「被迫結束痛苦」而自殺的這一事實。 金星演出被拒 與此相似的是,就在姚海軍落馬的前一天,中國知名跨性別主持人、舞蹈演員金星,也在微博控訴她在廣州演出的舞台劇申請被拒絕,該消息還衝上微博熱搜。廣州市文旅局工作人員回應,不會因為個人原因拒而絕申請,可能是存在報送材料不齊全等情況。 不過,不少中國網民稱,金星演出被拒或與其先前在山西太原的演出有關,當時在謝幕時,金星公開展示了代表支持LGBT(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的彩虹旗,該彩虹旗上面寫著「愛與性別...
上海日本人學校將在南京大屠殺87周年日改上網課
中國

上海日本人學校將在南京大屠殺87周年日改上網課

圖為深圳日本人學校男童不久前遇刺身亡後市民獻花; 上海浦東及虹橋日本人學校的校區將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改為網上授課。 綜合國際媒體報道,在深圳日本人學校一名男童不久前遇刺身亡後,擔憂仇日情緒高漲,上海浦東及虹橋日本人學校的校區,將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改為網上授課。 駐上海的日籍媒體相關人員向中央社證實了這一消息,並表示,因日本方面擔心在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這樣的敏感時間點,可能使得中國民眾的反日情緒高漲,為了學生安全,決定暫停到校上課,改上網課。 據悉,當天包括小學部與初中部都將改為網上授課,高中部仍維持到校上課。 目前確定採取此一措施的僅上海兩所日本人學校,同在上海日本總領事館轄區內的蘇州市、杭州市的日本人學校尚未做出決定。 在過去幾個月內發生了兩起日本人在中國受到襲擊的事件。6月24日,在江蘇省蘇州市一名中國男子襲擊一對日本僑民母子和日本人學校校車上的中國員工,造成1人死亡,2人受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稱持刀襲擊事件為 「偶發事件」。 另一次則是在 「九一八事變」 93周年當天,深圳日本人學校一名10歲日本男童在學校大門外,被一名男子刺傷腹部後死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事後稱,中國對此事件表達 「遺憾和難過」,但類似事件 「在任何國家都會發生」。 責編:梒青     網編:伍檫愙本文來源:RFA...
中國擴大對韓國等9國免簽 微博網民仇韓言論齊發
中國

中國擴大對韓國等9國免簽 微博網民仇韓言論齊發

  中國進一步對包括韓國在內的9個國家免簽。(美聯社:2020年10月6日) 中國外交部星期五(11月1日)宣布,將對包括韓國在內的9個國家免簽。微博網民特別針對韓國免簽展開熱烈討論,但多為仇韓言論諸如「張家界被棒子(意指韓國)嚴重污染」、「棒子又來偷文化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五於例行記者會上宣布,為進一步便利中外人員往來,中方決定擴大免簽國家範圍,自2024年11月8日起對斯洛伐克、挪威、芬蘭、丹麥、冰島、安道爾、摩納哥、列支敦斯登、韓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9國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遊觀光、探親訪友和過境不超過15天,可免辦簽證入境。 在中國對韓國免簽之前,赴中旅遊的韓國遊客數便創紀錄。根據中國央視財經10月25日報導,今年1月赴中旅遊的韓國遊客數大增908%,其中湖南張家界是韓國客最愛的景點之一。有韓國旅行社指出,韓國現在流行帶父母去張家界旅遊,因此家庭游的比例增加不少。 《韓聯社》報道,這是韓國首次被列為中方的免簽對象。報道引述一名旅遊業人士稱今後韓國人入境中國更加方便,預計訪華韓國遊客有望進一步增加。 在中國宣布擴大免簽後,「韓國免簽」在社群平台微博上成為熱門話題,評論動輒上百條。有網民問 「韓國你怎麼不對中國免簽?、「能不能雙向奔赴一下」。 另外有網民將韓網討論相關內容的帖子轉發微博,其中一些韓國網民不願對中國開放免簽的擔憂,引起不少中國網民進一步發表仇韓言論。 微博大V「無心簡影」發帖稱:「在中國數量最多的外國人就是韓國人吧!這下免簽了怕不是又要爆漲一波?到時候一個張家界都不夠他們包場吧?」一些網民也留言道 「張家界被棒子嚴重污染」、「不要來污染中國的環境,韓國人素質特別差」、「是怕他們偷去申遺的東西少嗎?」。也有人冷嘲熱諷「這是又忘記薩德了?」暗指韓國境內部署美國薩德導彈...
美國北極大使:中俄深化北極軍事合作釋放出「令人擔憂的信號」
中國

美國北極大使:中俄深化北極軍事合作釋放出「令人擔憂的信號」

  美國首任北極事務無任所大使邁克爾·斯弗拉加表示,莫斯科和北京近期在北極地區軍事合作的「頻率和複雜性」,釋放出「令人擔憂的信號」。(取自美國國務院官網) 美國北極大使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美國正密切關注俄羅斯和中國在北極日益加強的合作,近期兩國在該地區的一些軍事合作發出了「令人擔憂的信號」。 俄羅斯和中國近年來加強了在北極的軍事合作,同時深化了兩國的整體關係,其中包括在俄羅斯因發動烏克蘭戰爭而被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中國仍然向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產品。 美國首任北極事務無任所大使邁克爾·斯弗拉加(Michael Sfraga)表示,莫斯科和北京近期在北極地區軍事合作的「頻率和複雜性」,釋放出「令人擔憂的信號」。 「他們(中俄)在北極的合作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上個月宣誓就職的斯弗拉加在阿拉斯加接受路透社電話採訪時說道。「我們對此保持警惕和不懈的(監測)。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他們活動的演變。」 斯弗拉加舉例,俄羅斯和中國轟炸機7月在阿拉斯加沿海附近的聯合飛行,以及中俄兩國海岸警衛隊艦艇10月一起穿越白令海峽的情況。 他說,這些活動都是在國際水域進行的,符合國際法,但轟炸機在阿拉斯加沿海飛行的事實引起了美國安全的擔憂。 「我們確實需要考慮安全問題,加強我們本身的聯盟和共同防禦,」斯弗拉加說。「阿拉斯加,北美北極地區,是北約組織(NATO)的西翼,因此我們需要以這角度來考慮北極問題。」 他說,由於白令海峽和白令海是通往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中俄海岸警衛隊艦艇活動也令美國盟友感到擔憂。 五角大樓在7月份發布的《2024年北極戰略》報告中表示,美國擔心俄羅斯與中國在北極地區的行動有可能影響地區穩定,兩國「正日益運用多重國家力量工具在北極進行合作」,其立場日趨一致的聯盟關係「令人擔憂」,美國國防部將持續對此進行監控。 報告談...
新疆古墓博物館獲國際大獎引發批評
中國

新疆古墓博物館獲國際大獎引發批評

  中國新疆喀什的一座清真寺入口上寫著「愛黨愛國」的字樣。 (資料照片) 華盛頓 — 新疆一座新開放的博物館展示了擁有1700年歷史的墓葬,因其將古代歷史與現代設計巧妙融合,榮獲2024年繆斯(MUSE)設計金獎。 然而,正當中國官方媒體將該博物館譽為文化融合的象徵時,人權倡導者則認為,此次獲獎是在轉移公眾對新疆維吾爾文化遺產遭到廣泛記錄的文化抹殺的關注。 「這一墓群是新疆地區首次發現與中原、河西地區形制完全一致的漢式磚室墓,力證了中央政權對新疆的有效管轄和治理,也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貴實證,」 新華社稱。 專家們認為,儘管這個陵墓遺址被保存為博物館,但其他類似的維吾爾文化遺址卻面臨被忽視或破壞的情況。 他們指出,中國對該陵墓遺址的選擇性保護服務於其在該地區所塑造的特定歷史敘事。 蒂莫西·格羅斯(Timothy Grose)是美國印地安那州羅斯霍曼科技學院(Rose-Hulm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中國研究教授。他指出,儘管這些古墓具有歷史意義,但該博物館突顯了中國當局選擇性保護文物古迹的策略。 「當然,這些古墓具有歷史價值,值得保護。然而,當與附近的庫車大清真寺及其去聖化現象結合考慮時,這一模式就變得明顯:黨國在推廣那些支持其在維吾爾故鄉持續存在——甚至統治——的主張的遺址,同時抑制——在某些情況下摧毀——與維吾爾人歷史、文化和宗教相連的伊斯蘭遺址,尤其是馬扎爾(mazar)。歷史是複雜的,但中共試圖用非常狹隘的解釋來簡化這一點,」 格羅斯對美國之音說。 中國國家媒體《人民日報》周一報道,位於庫車縣的 「龜茲魏晉古墓遺址博物館」獲得了2024年繆斯(MUSE)設計金獎,並稱其為「設計界的奧斯卡」。 「為了幫助遊客更全面地了解古代墓葬,我們在展覽中融入了大量多媒體數字圖像,」博物館副館長馮偉在接受《人民日...
萬聖節之夜 嘲諷中共當局的變裝者現身洛杉磯
中國

萬聖節之夜 嘲諷中共當局的變裝者現身洛杉磯

本次活動的現場情形 今年10月31日萬聖節之夜,一批來自中國的民運人士走上美國加州洛杉磯街頭,扮演起了習近平、胡錦濤、小熊維尼、大白、中國警察、清朝皇帝等形象,對中共當局進行了諷刺。 王丹: 萬聖節的鎮壓:當恐懼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 上海警方加強安保 \"萬聖節\"嚴控民眾服飾 裝扮成習近平和皇帝的人:表達對習近平的諷刺 在當晚的洛杉磯聖塔莫妮卡大道街頭,往來著身穿各色萬聖節街頭變裝服飾的大批民眾,其中有數十位來自中國的民運人士的身影。這些民運人士裝扮成習近平、胡錦濤、小熊維尼、大白、中國警察、清朝皇帝的模樣,吸引了現場大量民眾的目光。 身穿中共紅軍服裝、頭戴習近平頭像面具的留學生王涵,在本次活動中扮演習近平。他告訴本台,現場的人們看到他之後感到非常驚訝:「有中國人看到我走進以後被嚇到了,外國人也是。就是(發出)『啊』(的聲音)那種,要不就是拿著相機對著我照。」 他表示,整個活動現場的氣氛是比較歡樂而輕鬆的,也有人對他們表示了支持:「有一個美國人看了我們的遊行之後對我們說,他支持我們。然後有非常多的美國人過來拍照,給我們比手勢支持我們。」 王涵說,他之所以要裝扮成習近平,是因為關於習近平的話題在中國社會中已成為人們不敢談論的東西。他講述了他裝扮成習近平的意義:「意義就是我能夠有勇氣說出別人在中國沒辦法說出來的話。其次我也想表達對他(習近平)的諷刺和嘲諷。」 本次活動的另一位參加者、裝扮成清朝皇帝的王中偉,也曾在去年於舊金山APEC會議期間抗議習近平到訪時穿過同樣的服飾。王中偉告訴本台,他在這些活動中都把自己打扮成皇帝的樣子,就是為了諷刺習近平:「現階段他沒有辦法能夠公開穿上龍袍,實際上他已經當了中國的皇帝。包括這次萬聖節,他大量地抓捕上海、杭州各地參加萬聖節遊行的年...
GlobalFoundries向中國公司運送晶元  被罰款50萬美元
中國

GlobalFoundries向中國公司運送晶元 被罰款50萬美元

據路透社周五消息,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全球第三大晶元代工製造商GlobalFoundries處以50萬美元罰款。 據路透社周五消息,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全球第三大晶元代工製造商GlobalFoundries處以50萬美元罰款,原因是該公司在未獲得授權的情況下向一家在貿易限制清單上的中國公司運送晶元。商務部表示,GlobalFoundries共進行了74次發貨,價值達1710萬美元,但未申請出口許可證。 消息稱,此事件引發了美國兩黨議員對商務部執行出口監管的擔憂,尤其是在美國試圖阻止敏感技術流向中國的背景下。此外,民主党參議員馬克·華納批評拜登政府對晶元製造商的監控力度不足。 責編:安克.      網編:伍檫愙本文來源: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