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8 11 月

推薦

初代網紅鳳姐紐約談反共心路
公論台, 推薦

初代網紅鳳姐紐約談反共心路

中國處代網紅鳳姐談為什麼反共。(施萍/大紀元) 2025年10月初的一天,記者在紐約法拉盛的一個過橋米線餐館見到了鳳姐。她穿著一件黑色T恤,背著粉色的跨包,用一頂天藍色黑花邊的帽子遮住了臉。 打了招呼之後,鳳姐落落大方地坐下。點了碗雞丁米線,默默地吃了起來。記者一點也不餓,正好專心打量眼前這位大名鼎鼎的「初代網紅」。鳳姐的標籤是「又胖、又黑、又丑」的農村人,但她給我的印象整好相反,她的吃相很斯文,慢慢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吃,那種習慣了在被人注視、被羞辱的環境下臨危不懼的氣場一直圍繞著她。 今年10月記者在紐約見到了鼎鼎大名的中國網路紅人鳳姐。(施萍/大紀元) 「鳳姐,你並沒有照片上那面胖啊?」記者忍不住說。 「是嘛,那些照片都是他們故意照丑的。」鳳姐不以為然地說,那標誌性的厚嘴唇像有點生氣地噘了噘,「再說了,我再胖也會有人比我更胖,胖瘦是自己的事情,別人無權干涉。」 是了,還是那麼自信、堅強,正是那個十幾年前在中國大陸以一張「徵婚傳單」而被官方媒體塑造為令人恥笑的、「醜陋的」、「不自量力的」、「一心想找清華北大男朋友」的中專生的「鳳姐」——羅玉鳳。 和數億中國人一樣,記者多年前就知道「鳳姐」這個名字,也知道她來到了美國紐約,但卻從來沒有碰到過她本人。 「所以我很驚訝在最近的一次反共活動上看到你。」記者說:「你為什麼站出來反共?」 「其實我本來就是反共的,過去因為各種顧慮沒有站出來。」鳳姐堅決地說:「我都40歲了,我不想再繼續被網暴了,我想過正常人的生活,所以我想多參加這些反共活動,我想成為中共的『敏感詞』,讓抖音啊、小紅書那些網站再也不敢發我的照片了⋯⋯」 被媒體「造」出來的小丑 鳳姐的一切苦難開始於一個追求平等的農村女孩的徵婚啟事。 她出生在重慶的一個農村,7歲時父母離異,她跟著母親改嫁到繼父家,從小被罵「拖油瓶」...
南京大學食堂賣999元帝王蟹 網路炸鍋
中國, 推薦, 社會

南京大學食堂賣999元帝王蟹 網路炸鍋

近日,南京大學食堂推出一隻999元(人民幣,下同)帝王蟹的菜品,消息引發輿論關注與質疑。 11月1日起,南京大學第九食堂某窗口推出堪察加擬石蟹(俗稱「帝王蟹」),單只重約4-4.2斤,售價999元,同步銷售波士頓龍蝦(158元/只)、石斑魚(68元/條)等海鮮。 陸媒報道,11月3日,南京大學涉事食堂負責人回應稱,帝王蟹實為該食堂新開海鮮檔口的常規菜品,並非因學生留言特設,且帝王蟹價格低於市場價。 該食堂工作人員稱,2日已經賣掉一隻,這個東西不能備多,也不好養。所以是賣掉一隻來一隻,3日也有。2日是被4個學生買掉的,他們反饋蠻好的。 談及推出帝王蟹的原因,工作人員稱,1日開始就有的,前期開業的時候就是準備這樣計劃的⋯⋯ 11月4日,「南京大學通報食堂賣999元帝王蟹」和「南京大學:已不再售賣999元帝王蟹」的話題,分別登上微博和百度熱搜,引發外界對高端食品能否進入高校、同學間產生互相攀比等問題。 對此,4日,南京大學後勤處發布《關於我校第九食堂某窗口銷售菜品的情況說明》稱,為試營業,負責該窗口經營的餐飲企業已對現有菜式供應進行調整。 4日中午,有網友發布截圖稱,該窗口已將帝王蟹從價目表上移除。一名發截圖的南京大學學生對九派新聞稱,目前帝王蟹已從價目表上移除,長腳蟹和波龍也沒了。 對於有網友關心該窗口還會不會繼續售賣帝王蟹?一名第九食堂負責人回應稱,現在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現在輿論導向(問題)有點大,我們也會進一步完善,做得更好」。 此事引發大陸網民熱議,「到底是誰在消費?」「別說學生了,我都買不起。」「吃不起呀,是真的吃不起。」「部分學生還是消費不起的。」「吃得起的都是有錢的孩子,沒錢的孩子會不會心裡受挫?」 有學生說,大家買都是拼著吃的,幾個人拼一個蟹,怎麼了? 有網友表示,「一邊是10塊錢的生蚝,一邊是...
《國有器官》震撼洛城 觀眾:推動民眾覺醒
中國, 推薦

《國有器官》震撼洛城 觀眾:推動民眾覺醒

2025年10月25日,第16屆「洛杉磯真相電影節」(Awareness Film Festival)參選紀錄片《國有器官》在聖莫妮卡展映。圖為影展創辦人斯凱‧凱莉(Skye Kelly)。(陳德怡/大紀元) 【大紀元2025年10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郭約希、陳德怡洛杉磯報導)入選第16屆「洛杉磯真相電影節」(Awareness Film Festival,AFF)的紀錄片《國有器官》,於周六(25日)在洛杉磯旅遊城市聖莫妮卡展映,令觀眾深感震撼。民眾觀影后紛紛表示,器官國有化在中國不是個別人的遭遇,這是國家恐怖主義;而該片正推動民眾覺醒。 當日,上百觀眾在Illusion Magic Lounge影院觀看了這部大型紀錄片。該片透過採訪「被失蹤」法輪功學員的家人、不堪忍受參與器官活摘而出逃的前大陸醫生等等,揭開了中共以政權為主導、系統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的駭人內幕。 影展創辦人:每個人都需要勇氣 據AFF主辦方介紹,每年,他們都會從數百部報名電影中精挑細選,確定參加展映的影片。創辦人斯凱‧凱莉(Skye Kelly)表示,他們甄選時並非只憑印象,還會深入調查、確保電影內容真實可信。 「我不僅觀看了該片,還親自查證了片中所說(事件)的真實性。」凱莉說,「人們當然應該觀看這部電影。它絕非輕鬆的觀影體驗,它讓人心碎,但也會激發你採取行動或深入探究,思考我們如何能推動變革,或為世人的權利挺身而出。」 凱莉稱讚《國有器官》製作精良。儘管其主題令人不安,但她強調,觀眾無論在網路平台、還是去電影院,觀看這樣的電影都很重要,「我知道,你去電影院可能是為了放鬆或逃避,但透過電影去學習、成為了解真相的公民也非常重要」。 確定《國有器官》入選後,凱莉多次被施壓,對方透過匿名語音留言和郵件要求他們撤下該片。凱莉猜想可能對方不願真相曝光、認為這會給中共帶來...
YouTube重拳出擊 下架1.1萬頻道 劍指中俄「大外宣」
國際, 推薦

YouTube重拳出擊 下架1.1萬頻道 劍指中俄「大外宣」

Google宣布旗下YouTube平台,於今年第二季度大規模移除了近1.1萬個與國家主導的政治宣傳活動有關的頻道,其中絕大多數來自中國與俄羅斯。(路透資料照) 根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Google公司22日宣布,旗下YouTube平台在2025年第二季度,大規模移除了將近1.1萬個與中國、俄羅斯等多國政府主導的政治宣傳活動有關的頻道。此舉是Google在全球資訊戰中,持續扮演內容治理守門人角色的最新行動。 根據Google威脅分析小組(Threat Analysis Group, TAG)的季度報告,在遭移除的頻道中,超過7700個與中國有關,主要以中、英文發布支持北京、批評美國外交政策的「大外宣」內容。另外,超過2000個頻道則與俄羅斯有關,以多種語言運作,內容主要為支持俄羅斯並批評烏克蘭及西方國家。 除了大規模頻道清理,TAG在5月份還針對性地移除了與俄羅斯官媒「今日俄羅斯」(RT)有關的20個YouTube頻道、4個廣告帳戶與1個Blogger部落格。 報導指出,RT被指控在2024年美國大選前,透過其子公司,付費給美國本土的保守派意見領袖製作社群內容,企圖影響政治輿論。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新聞報導,知名保守派創作者普爾(Tim Pool)、魯賓(Dave Rubin)與班尼·強生(Benny Johnson)等川普的堅定支持者,都曾為一家名為「Tenent Media」的公司創作內容,而該公司正是檢方在起訴書中提及的RT相關單位。 Google的報告也揭示,這類「協調式影響行動」正向全球擴散。第二季的清理對象,還包含與亞塞拜然、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羅馬尼亞及迦納等國有關的宣傳網路,其內容多為攻擊國內政治對手,或圍繞地緣政治衝突(如以巴戰爭)進行立場宣傳。 YouTube發言人表示:「最新報告的發現,符合我...
香港將再度舉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各國金融領袖關注中國經濟局勢
推薦, 港澳台

香港將再度舉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各國金融領袖關注中國經濟局勢

香港將於今年11月中旬再次舉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預計將吸引數百名全球頂尖金融機構領袖出席,其中包括多家美資銀行的行政總裁。分析人士認為,各國金融領袖積极參与此次峰會,或與中國經濟持續低迷有關,部分金融機構可能正在為加速撤資中國做準備。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計劃於11月18日至20日舉辦本年度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這是該活動連續第三年在香港舉行。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預計今年將有數百名金融機構領袖出席峰會,其中超過100人是集團主席或行政總裁。根據香港媒體報道,摩根大通和高盛等美資銀行將連續三年派出高層參與此次峰會。 外資撤離中國創紀錄 中國經濟的持續低迷導致外資加速撤離。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8月初公布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直接投資負債」減少了1050億元人民幣(約合150億美元),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大撤資規模。據彭博社報道,如果這種趨勢持續到年底,將是自1990年有可比數據以來首次出現年度凈流出。這反映了外資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悲觀態度。 畢業於山東大學的金融學者司令對美國之音表示,在外資加速撤離中國的大背景下,各國金融領袖對於此次在香港舉行的峰會表現出極大興趣並不矛盾。司令認為,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為外資提供了一個中轉平台,方便其從中國大陸撤資,此次峰會正好為外資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互動平台。 「香港被外資當作撤出整個大中華區的投資環境的跳板。外資首先要在香港進行周轉,然後再從大中華區撤離,」司令解釋道。他指出,儘管香港的投資環境和自由度也因《國安法》實施而有所惡化,外資依然需要時間在香港停留並處理資產。「外資也會關注,能否有新的投資機會在香港產生,以及資產在香港的周轉環境是否安全。」 司令還指出,華爾街主要投資銀行對中國經濟狀況的判斷非常明確,普遍認為中國正陷入長期經濟衰退,GDP增速已進入「L型」模式。 「短...
中國良心犯許志永獄中絕食三周 健康急速惡化
中國, 推薦

中國良心犯許志永獄中絕食三周 健康急速惡化

被中國當局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14年的「新公民運動」領導人許志永傳出10月4日開始在獄中絕食,已經連續21天,以抗議遭到不人道待遇與監獄人員的違法行為,導致其體重急降和健康惡化。 非政府組織中國人權捍衛者(CHRD)呼籲,聯合國人權機構與關切的國家政府應緊急對北京施壓,要求其提供挽救生命的醫療照顧、並應立即釋放生命垂危的良心犯許志永。 由海外中國民運人士組成的「許志永博士海外關注中心」今年7月的公開信指出,許志永在山東省魯南監獄服刑期間受到各式各樣的虐待,包括強迫勞動、24小時不間斷的「包夾」監管、惡劣飲食,限制讀書與寫作、剝奪通信與會面等。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一名知情的體制內人士透露,山東魯南監獄一名獄警為阻止許志永閱讀未婚妻李翹楚的信,當面將李翹楚的信件撕碎,引發許志永捍衛通信權的絕食抗議,迄今,體重驟減10多斤,健康狀況也急劇惡化。 據改變中國(China Change)網站的消息彙整,許志永從今年7月就遭受「包夾」的不人道酷刑,他被三名囚犯並排圍住全天候監視,彼此之間幾乎沒有身體距離,並被他們羞辱與人身威脅。這些包夾者旨在確保許志永不與任何人說話。 該網站指出,自今年7月以來,許志永一直杳無音訊,他的妹妹一直受到中國警方巨大的壓力,禁止她談論許志永的病情。 許志永一審及二審的辯護律師王瑛今夏接受美國之音採訪表示,許志永的基本人權在監獄受到嚴重侵犯,形式上家人能每月探視一次,但是會見的家人遭騷擾、威脅、恐嚇、會見時不能記錄、通話被打斷,這些都是實質性剝奪探視權的行為。 王瑛表示,許志永通信權以及其他接觸外界的權利被剝奪,他寫給家人的信對方未收到,也不允許他與家人通電話,「此外,許(志永)博士的名字在監獄也消失了,他變成了003號犯人。」 中國人權捍衛者(CHRD)援引維權律師丁家喜的妻子羅勝春表示,她嘗試聯絡許志永...
許志永獄中絕食維權 體重急降狀況危急
中國, 推薦

許志永獄中絕食維權 體重急降狀況危急

遭重判的中國知名法律學者許志永因不滿監獄對他施加「包夾」和剝奪與家人通信等權利,從本月初開始絕食抗議,導致體重急降和健康惡化。「12.26廈門聚會案關注組」和關心許志永狀況的人權律師呼籲各界為許志永發聲。 「12.26廈門聚會案關注組」周四 (10月24日)發聲明,透露被重判在囚的知名法律學者許志永,針對在監獄被施加「包夾」等精神虐待情況,從10月4日開始以絕食抗議,捍衛尊嚴和基本人權。又說,許志永已堅持絕食20天,體重短期內急降10多斤,健康狀況迅速惡化,但無法得知他是否有得到足夠的醫療照護。 關注組強調,許志永絕食不是不珍愛生命,而是為奪回被侵犯的人權,被迫作出的無奈選擇,又強烈抗議監獄以流氓手段侵犯許志永的人權。 許志永因長期被「包夾」虐待 與家人通信權被剝奪而絕食抗爭 與許志永共事多年的紐約城市大學客座教授滕彪表示,許志永的看管安排不是由地方監獄負責,而是由更高層下指令,批評北京漠視法律和對許志永及其家屬施加的種種迫害。 滕彪說:「許志永的狀況現在是非常非常糟糕,被『包夾』的情況沒有任何改變,許志永他和家人的通信權利被剝奪。他的家人去探視的時候也是經常遭到阻撓和騷擾,還有威脅。包括許志永在裡邊的很多消息,當局都威脅他的家人不要傳出來。對他(許志永)來說,女友和他家人能夠隨時跟他聯繫是特別特別重要的。所以許志永在絕望的情況下就絕食抗議,現在已經有20天了。」 滕彪又說,許志永有很強烈理想主義和犠牲精神,讓人更擔心他目前的狀況。 外界難獲知許志永消息 代表狀況更糟糕 長期為許志永呼籲的丁家喜太太羅勝春表示,嘗試聯絡許志永的家人了解更多消息,但他家屬不敢透露,認為許志永的消息越是被封鎖,越反映他的現狀很差。 羅勝春說:「如果許志永的權利得到基本的保障,如果許志永的家屬不會被受到威脅,他們也不至於不敢來發聲,不敢跟我透露...
布林肯:在哈馬斯領導人死亡後,有「真正的機會」達成釋放人質的協議
國際, 推薦

布林肯:在哈馬斯領導人死亡後,有「真正的機會」達成釋放人質的協議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三(10月23日)表示,以色列殺死哈馬斯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Yahya Sinwar)為達成釋放那些仍被該激進組織關押在加沙地帶的剩餘人質的協議提供了「真正的機會」。 布林肯在飛往沙烏地阿拉伯之前在特拉維夫對記者表示,以色列在與哈馬斯的戰爭中取得了多項勝利,包括削弱該組織的軍事能力。這位美國高級外交官表示,剩下的就是將人質帶回家並結束戰爭。 布林肯在利雅得與沙特領導人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舉行了一小時的會晤,然後前往卡達和英國與官員進行進一步會談,試圖促成以色列停止與加沙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的戰鬥。這兩個激進組織都得到了伊朗的軍事和經濟支持。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布林肯向本·薩勒曼強調了「結束加沙戰爭和釋放所有人質的重要性」。據信哈馬斯仍關押著大約100名人質,儘管其中三分之一可能已經死亡。 聲明稱,布林肯和本·薩勒曼「繼續討論如何在衝突後時期建立安全、治理和重建」。 布林肯表示,結束與哈馬斯的戰爭必須意味著伊朗支持的武裝分子遠離加沙並確保以色列軍隊不留在那裡。 他說,戰後的加沙計劃,包括治理、安全、重建以及國際社會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幫助巴勒斯坦人等問題,將成為布林肯未來幾天與阿拉伯夥伴討論的主題。 美國國務院表示,布林肯將於星期四在卡達停留,於星期五在倫敦會見阿拉伯同行。 一周前,布林肯和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致信警告以色列增加向加沙提供的人道主義援助,否則將面臨失去美國軍事援助的風險。布林肯周三表示,已經取得了進展,但還需要取得更多進展,而且需要持續下去。 布林肯告訴記者,他今年早些時候發出過類似的警告,隨後以色列迅速促成了更多援助,但並未持續太久。這些威脅與法律義務有關...
對於西藏流亡領袖來說,走自治的中間道路仍然是核心重點
中國, 推薦

對於西藏流亡領袖來說,走自治的中間道路仍然是核心重點

布拉格/華盛頓 — 在布拉格的一家高檔酒店大堂,西藏流亡政府——藏人行政中央的領導人邊巴次仁談到了死亡——具體來說,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終有一天會逝世這個現實。邊巴次仁如此表示:「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我們的生命也不是永恆的。我們出生,然後必須面對死亡。所以,即使是帝國也會興衰。政府也會興衰。習近平也將不得不面對死亡,這是不可避免的。」 他語氣輕鬆、冷靜、平實,彷佛他談論的不是世界第二大強國的潛在崩潰,或是其強大領導人的必然死亡。 邊巴次仁上星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論壇2000民主會議的間隙告訴美國之音:「中國會改變,這是必然的。沒有其他選擇。」 坐在一張皮沙發上,身穿黑色藏族背心和藍色襯衫的邊巴次仁談到,這種佛教關於無常的根本理念,給了他對故鄉的希望。 中國在1950年吞併了西藏,從那時起,美國國務院和人權組織的報告指出該地區的人權侵犯情況不斷加劇。 北京聲稱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並將藏人行政中央視為分裂組織,還強調不應允許達賴喇嘛訪問任何國家——達賴喇嘛是西藏的精神領袖及曾經的政治領袖。 但對邊巴次仁來說,在佛教的無常理念下,即便是北京的權力和壓迫也是短暫的。 儘管邊巴次仁充滿希望,但他也非常務實。改善人權狀況和獲得更多自治的前景仍然遙遠。他說,藏人行政中央與北京之間幾乎沒有任何開放的溝通渠道,這也並不利於雙方的對話。 這位民選領袖補充說,現階段的秘密對話是為了長期考慮,而非短期。他說:「即使我們設法重新建立聯繫,也不可能真正有什麼結果。」 但在理想的情況下,如果北京願意與藏人行政中央接觸,首要議題將包括西藏的人權以及「中間道路」政策——這是西藏行政政策,主張在保持中國一部分的同時,給予西藏更多自治。 這些是邊巴次仁希望在論壇2000上與政治和民間社會領袖討論的問題。該論壇是由捷克前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
新聞自由項目為緬甸媒體提供設備和培訓
國際, 推薦

新聞自由項目為緬甸媒體提供設備和培訓

曼谷 — 一項新舉措將為緬甸記者提供包括設備和培訓在內的資源。 緬甸新聞自由項目由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和支持逃離祖國的人權捍衛者的流亡中心(Exile Hub)共同設立,將致力於支持那些流亡海外或仍在國內惡劣條件下報道的緬甸記者。「通過緬甸新聞自由項目,無國界記者組織將致力於為緬甸影像記者提供筆記本電腦、手機、相機、太陽能電池、數字安全工具等設備,並提供技術編輯設備,」 無國界記者組織項目經理沙塔克希·維爾馬(Shataakshi Verma)說道。 「該項目還將致力於為緬甸記者提供能力培訓,以便他們繼續安全地進行報道。」 自2021年2月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導致媒體遭到鎮壓、數十名記者被拘留以來,新聞業對資源和支持的需求有所增加。 記者在報道軍政府與反抗軍事統治的各種武裝抵抗戰士之間的衝突時也面臨風險。 曾在「緬甸前線」(Frontier Myanmar)工作的自由撰稿人海因·塔爾(Hein Thar)告訴美國之音(VOA),該項目將使公民記者受益。 「我認為這很好。這比什麼都不給要好,特別是對於那些沒有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或手機的公民記者來說。我知道這是第一步。我認為這是滿足基本需求,他們正在提供基本的支持,」他說。 報道衝突已經成為一種危險的職業。 無國界記者組織稱,軍方已拘留至少150名媒體工作者,目前至少有64人仍被監禁,其中包括一名美國之音撰稿人。記者經常被指控違反緬甸刑法第505(a)條,該條禁止發布或傳播被認為引起恐慌、傳播虛假新聞或煽動針對政府僱員犯罪的內容。該法律規定最高可判處三年監禁。 無國界記者組織表示,自2021年以來,軍方對7名記者和新聞自由捍衛者的死亡負有責任。 但據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稱,雙方記者的風險都很高,據信有兩名記者在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