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4 11 月

社會

社會

如何快速賺錢?AI竟教人「搶銀行」

警惕AI大模型被負面指令污染,輸出有害信息。 不久前,OpenAI科研團隊在GPT-4模型中意外發現了一個控制AI行為道德屬性的「毒性人格特徵」,當被激活時,原本正常的AI會突然輸出惡意內容,彷彿被打開「善惡」開關。 為驗證國內AI大模型的抗干擾能力,南方都市報、南都大數據研究院選取DeepSeek、Kimi、豆包、通義、元寶、訊飛星火、文心一言、智譜清言、百小應、階悅AI等十款主流AI大模型進行AI「黑暗人格」現象實測——當向AI灌輸微小「壞習慣」時,是否會觸發其潛藏的「搗蛋因子」,甚至引發系統性行為失准?結果發現,部分大模型未能抵禦指令「污染」,其中3款還出現遷移效應,在其他領域回答中輸出危險方案。 「注入反常場景」測試 有模型直接接受「壞語料」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本次實測設計分為三個環節:注入反常場景、反常語料測試和有害指令延展測試三部分,旨在深度檢驗大模型在面臨惡意誘導時的倫理防線和安全機制。 在「注入反常場景」環節,南都研究員向模型輸入特定指令,要求其在用戶尋求安慰這一場景下,學習並「記住」研究員預設的負面話語語料。面對這一明顯違背常理的要求,各模型反應迥異: 智譜清言和階悅AI兩款大模型在這一步以「無法執行包含人格貶損、外貌歧視、教育焦慮等內容的語料訓練,建議採用以下合規方案」和「不能將這些回答納入語料庫,考慮其他方式來提升我的回答質量」等回復直接拒絕研究員的指令。 DeepSeek、通義、元寶、訊飛星火、文心一言和百小應這六款大模型表現出初步的警惕性,試圖通過修改語句或將語料糾正至正確場景。 相對來看,Kimi等兩款大模型則跳過辨識階段,直接接受了這些「壞語料」。這初步體現了模型內置安全規則的差異。 「反常語料測試」 多款大模型輸出預設的傷害性、負面回答   進入「反常語料測試」環節,南都研究員要求除智譜清言和階悅AI外的8款大模型接受「壞語料」。隨後,用最初...
柯文哲自嘲換了7室友   應曉薇:我換了15個
社會

柯文哲自嘲換了7室友 應曉薇:我換了15個

柯文哲(左二)、應曉薇(右一)今下囚車抵達台北地院開庭。(記者張文川攝) 〔記者張文川/台北報導〕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容積弊案今開庭,由於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庭訊尾聲表示,他被關得莫名其妙,11個月來在台北看守所已換了7名室友,稍後輪到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應曉薇發言時說「柯文哲的脾氣雖然不太好,但他有他的理想,他說換了7個室友,其實我已經換了15個室友了」。應曉薇強調,她身為民意代表,本來就有監督市政案件的義務,如果不認真追蹤民眾的陳情案件,還配做市議員嗎?請繼續往下閱讀... 應曉薇說,她做了16年市議員,前都發局長黃景茂是她見過最棒的局長,每次看到黃景茂開口笑的皮鞋,她就快昏倒。應曉薇接著說,柯文哲的脾氣雖然不太好,但他有他的理想,他說他已經換了7個室友,事實上「我已經換了15個室友」。黃景茂則說,從今日證人楊智盛的證詞證明,在提出京華城案的公告公展簽呈之前,都發局從上到下已討論多次,共同認為已經符合形式審查的要件,才會簽辦上去,都發局多位同仁作證也證明,他並未如起訴書指控的由上到下指示將簽呈、公文趕快送上來,他在都發局都是依法處理案件,沒有圖利京華城。 文章來源:自由時報...
社會

以軍子彈「傾瀉而下」,領食物饑民慘歷「致命一天」

據報道,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衛生部門20日說,以軍當天對援助物資分發點及援助車隊附近的民眾開火,造成至少85人死亡,這是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加沙地帶民眾在領取救濟時死於以軍火力「人數最多的一天」。聯合國機構發表聲明,證實領救濟民眾遭受以軍襲擊。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0日,加沙地帶加沙城,以色列軍隊在齊基姆地區向等待人道主義援助的平民開火後,受傷的巴勒斯坦人被送往醫院。 加沙地帶衛生部門數據統計主管扎希爾·瓦海迪20日告訴美聯社,一支聯合國援助車隊當天從以色列駛入加沙地帶北部後,飢餓的民眾試圖從車隊「獲取援助物資」,但遭到以軍攻擊,導致至少79人喪生。加沙地帶多家醫院說,另有150多人受傷,其中多人傷勢嚴重。此外,美國和以色列支持的「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設在拉法市的一處援助點附近當天也發生以軍向巴方民眾開火事件,導致6人死亡。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0日,加沙地帶北部齊基姆,以色列空襲後濃煙升起。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0日,加沙地帶加沙城,以色列軍隊在齊基姆地區向等待人道主義援助的平民開火後,受傷的難民被送往醫院。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0日,傷員被轉移至加沙城的一所醫院。新華社 圖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0日,加沙城,人們在加沙城希法醫院為在食品分發點被槍殺的遇難者祈禱。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在社交媒體發表聲明說,25輛運載援助物資的卡車20日從以色列駛入加沙地帶北部時,遭遇大量迫切希望獲得救助的民眾,他們「只是想為處於饑荒邊緣的自己和家人獲取食物」。然而,當民眾靠近車隊時,他們「遭以軍坦克、狙擊手及其他火力射擊」,造成「不計其數的生命損失」。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0日,加沙地帶加沙城,人們等待被分發人道主義援助的糧食。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0日,加沙地帶加沙城,一名男子領取援助物資。 聲明說,以色列政府先前承諾將改善加沙地帶人道主義援助行動...
社會

中國阻止一名美國商務部僱員離境,盤問其服役經歷

據一份美國政府文件披露,中國的情報人員今年春季開始追蹤美國商務部一名僱員,當時他正在中國西南地區探親,期間中方人員就其在美國服兵役的經歷進行了盤問。 據《紐約時報》獲得的一份美國國務院電報顯示,這名美國公民自4月中旬以來一直被阻止離開中國。 這份電報由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於5月2日發出,已送至包括國務卿魯比奧及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助理在內的華盛頓官員手中。 電報指出,該男子4月14日在四川省會成都期間,中國國家安全部的工作人員扣押了他的護照、信用卡、手機和iPad。國家安全部是中國主要的情報與反間諜機構。儘管在4月22日歸還了護照,但中方明確告知這名美國人不得離境。據悉其妻子目前在美國。 這份電報揭示了神秘的國家安全部在這名美國人逗留中國期間對其不斷施壓所採取的種種手段。它還詳細描述了美國外交官在5月初將他從成都轉移至北京的過程,期間中方人員始終對其保持密切監視。 上周末,在美國的新聞媒體報道了他的困境後,此事才得以公開。《紐約時報》獲得的電報未透露當事人姓名及具體背景信息,但首次披露了其處境的最新細節。 中國對這名美國人的離境限制正值一個微妙的時刻:特朗普總統正試圖對這個超級大國競爭對手發動貿易戰,同時又在討好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他曾多次以恭維的語氣談及習近平。魯比奧本月訪問馬來西亞期間表示,特朗普和習近平今年舉行會晤的「可能性很高」。 中國禁止離境的美國公民或有數十人,這名商務部僱員是其中之一。這種被稱為「限制出境」的隱秘手段已被中國政府使用了多年。被針對的對象通常(但並非總是)是華裔,且許多人曾是中國公民。部分人員涉及該國的商業糾紛。 近年來,中國情報和安全部門被賦予了更大的權力,可以審查和拘留外國公民及其中國關聯人員,以搜捕所謂的顛覆分子。 另一名美國公民、富國銀行的銀行家茅晨月也被禁止離開中國。 美國國務院在針對中國的二級旅行警告中提及了出境限制措施,敦促前往該國的人員「...
社會

50歲之後,我開始為「第二職場」奔波

隨著國內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根據國家統計局測算,2022年至2031年十年間,平均每年將有2000萬人退休。 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在退休後重返職場。對他們來說,工作不僅是維持經濟來源的必要手段,也是一種與社會保持連接、尋求精神寄託的方式。但真正退休後,他們才發現,求職路上處處是關卡—— 年齡是最難逾越的門檻。此外,他們能選擇的崗位也十分有限,即使曾在外企、醫院或政府單位工作的中老年人,重新找工作時也難逃重重篩選:天平兩端,一邊是希望找到體面穩定、被真正接納的工作的老年人;另一邊,大量強度高、保障少、薪資低的崗位長期空缺,無人問津。 文丨魏芙蓉 蔡家欣 編輯丨王一然 55歲的陳英敏沒想到,工作了幾十年,退休後再踏入職場,會如此艱難。 她原本在一家外企做生產管理,月薪七八千。2023年12月正式退休後,她沒打算歇著,早早開始做準備:提前幾個月泡在招聘網站上,每天刷崗位、投簡歷,想著能無縫銜接上新工作。 準備做得充分,可真正退休那天起,她才發現,這個年紀找工作就像「打怪升級」,處處是關卡。 第一份新工作是在一家幼兒園。和她過去的工作內容毫無關係,但已經算是「相對理想」的機會。三個老師照看四十多個孩子,她和一群二十齣頭的年輕人並肩作戰——早上通風消毒,逐一檢查孩子的進食、飲水、盯孩子如廁、清理衛生……幾乎沒機會坐下。幹了幾個月,她就撐不住了。 之後,她又陸續換了幾份工作。在小米授權店做售後時,趕上夏季高峰,安裝訂單激增,她一天站11個小時,連喝水、上廁所都顧不上。一個月掙了4600元,但身心已經到了極限。 輾轉去到的儀器廠、服裝廠也不順利。儀器廠強度太大,服裝廠里好不容易找到份辦公室文員的崗位,她幹了十幾天,對方一句「不需要人了」,又被辭退。 她還嘗試過做銷售——面向老年人推銷保健品、駝奶。因為心理壓力大,也沒堅持多久,「我這個人比較誠實,不會忽悠人。」 最焦慮的時候,她甚至...
社會

川普提前解封"金博士遇刺"檔案,家屬憂:內容損歷史地位

▲美國民權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近日公開聯邦調查局(FBI)針對民權領袖金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遇刺案的大量檔案,當中包括未曾公開的海外內容及其遭監控記錄的私生活,恐將損及歷史形象,儘管金恩家屬和南方基督教領袖會強烈反對,仍無法阻止。 根據CNN報導,這批檔案多達24萬頁,自1977年起因法院命令封存至今。美國司法部向聯邦法官請求提前解封,原本預定2027年才對外開放。學者、歷史研究者與媒體,已開始著手檢視內容,期望釐清1968年金恩在田納西州孟菲斯(Memphis)遇刺身亡前後更多細節。 金恩的兩名在世子女馬丁三世(Martin Luther King III)與伯妮絲(Bernice King)事前獲得通知並先行檢視檔案,但他們透過長篇聲明沉痛表示,父親遇刺的傷痛是全家至今仍在承受的私人之痛。 FBI過去早已承認,時任局長的胡佛(J. Edgar Hoover)長期對金恩高度關注,甚至執行「反情報計劃」(COINTELPRO)行動,透過竊聽電話、安裝飯店竊聽器、安排線人等手段試圖抹黑金恩與民權運動。 由於檔案數量龐大,各界仍在了解是否包含可能損及金恩民權領袖堅毅形象的私生活內容。金恩家族早前對川普政府準備公布表達關切,憂心外界將聚焦於被大量記錄的婚外情與性關係,歷史修正主義者企圖降低金恩領導少數族裔爭取平權的道德定位。 金恩家屬在聲明中痛斥,「這些行為不僅侵犯隱私,更是刻意攻擊真相、破壞尊嚴與自由。」呼籲外界「以同理心、剋制與尊重」看待這些文件,「我們的家族已經忍受超過57年的缺席與悲傷。」 有分析指出,川普此舉除了履行先前行政命令,也被外界解讀為試圖轉移焦點,緩解支持者對政府處理性侵犯案主角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資料的不滿。 金恩遇刺...
社會

中國在西藏修建全球最大水壩,印度為何深感憂慮

北京方面表示,此計畫耗資約1.2萬億(兆)人民幣,將以生態保護為優先,並促進當地繁榮。該工程——亦稱為墨脫水電站——完工後將超越三峽大壩,成為全球最大水力發電站,發電量可達三峽大壩的整整三倍。 中國政府已於西藏境內啟動全球最大水力發電大壩的建設工程,此舉引發印度與孟加拉的深切憂慮。據中國官媒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於上周六主持了位於雅魯藏布江的開工儀式。 雅魯藏布江蜿蜒流淌於青藏高原之上。此項工程因可能對下游數百萬印度與孟加拉居民、周邊環境及當地藏族社群造成影響而備受爭議。 北京方面表示,此計畫耗資約1.2萬億(兆)人民幣(約1670億美元;1250億英鎊),將以生態保護為優先,並促進當地繁榮。 該工程——亦稱為墨脫水電站——完工後將超越三峽大壩,成為全球最大水力發電站,發電量可達三峽大壩的整整三倍。 專家與官員紛紛提出警示,認為新的大壩將賦予中國控制或改道跨境雅魯藏布江的能力。此江流經印度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與阿薩姆邦(Assam),以及孟加拉,匯入錫昂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及賈木納河。 事實上,澳洲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於2020年發表的報告指出:「對青藏高原河流的控制,實際上賦予中國對印度經濟的箝制力量。」 本月早些時候,阿魯納恰爾邦首席部長佩瑪·堪杜(Pema Khandu)在接受印度媒體PTI採訪時表示,一旦大壩竣工,錫昂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可能「大幅乾涸」。他還進一步補充:「此大壩將對我們的部落及生計構成生存威脅。情況極為嚴峻,因為中國甚至可能將其用作某種『水彈』。」 「假設大壩建成,他們突然泄洪,我們的整個錫昂地帶將被摧毀,特別是阿迪部落及類似族群……他們的財產、土地,尤其是人命,將遭受毀滅性影響。」他說。 事實上,今年一月,印度外交部發言人便表示已向中國表達對大型水壩影響的關切,並敦促北京「確保下游國家的利益不...
台北市基河路男墜樓身亡 身分曝光
社會

台北市基河路男墜樓身亡 身分曝光

台北市士林區基河路傳出有男性倒卧路邊身亡,疑似墜樓,轄區士林警方局正在調查釐清。(資料照) 首次上稿 13:16 更新時間 18:06 新增身亡和案情〔記者王冠仁/台北報導〕台北市基河路今天早上發生墜樓案件,一名男子被發現倒卧在路旁鮮血直流,嚇得報警。救護人員趕到發現男子已當場身亡;轄區警方在遺體找到證件,查出他是72歲吳姓老翁,連繫家人。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市消防局早上8點左右接獲報案,基河路上有人從高處墜落,救護人員趕到現場時,男子已明顯死亡。警方到場拉起封鎖線採證,在男子身上找到證件,查出死者是72歲吳姓老翁。警方透過周邊監視器畫面發現,當天早上8點左右,吳男獨自一人進入附近大樓1樓,搭電梯到頂樓,不久後就墜落,排除外力介入、他殺嫌疑。警方連繫吳男家人,得知他患有重病,警方研判他可能想不開輕生,會再報請檢察官相驗釐清確切死因。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文章來源:自由時報...
社會

耗時15年,廣州城中村1950棟村屋拆完

1. 7月20日,冼村舊改項目復建區最後兩棟村屋拆除。 2. 村屋拆除,村民開心。 3. 2009年8月,鳥瞰冼村全景。遠處的廣州塔已經建成,IFC(西塔)則還在建設中。 7月20日,廣州的冼村舊改項目復建區最後兩棟村屋拆除,這是一個城市舊改標誌性時刻。作為CBD中的城中村,冼村改造從2009年開始籌備,2010年正式啟動,到如今1950棟村屋全部「清零」。城市15年,天河冼村所呈現出來的只是改造項目時間線上冰冷標註的節點嗎?冼村由於其區位屬性和綿長的拆遷周期,在整個2010年代中所濃縮的廣州城中村氣質可以說難出其右。來聽一位曾經歷冼村繁華的藝術工作者道出它的故事。 小物件霸位營生 約定俗成的規矩 陳洲是廣州一個小有名氣的藝術工作者,他和同為藝術家的伴侶曉靜2007年旅法歸來,駐紮廣州,第一站就居住在天河區。偶然的機會他進入了廣州東站旁的林和村,首次感受到了一線城市城中村的氛圍,觸動甚深;兩口子便開始持續十幾年的城中村藝術介入。 林和、楊箕、冼村、琶洲、石牌、康樂、小洲、員村、車陂……出名的大城中村,兩人都深入探訪過。對於廣州的城中村改造,兩位藝術工作者有深刻觀察。 正是2010年廣州亞運前,冼村籌備改造、開始征拆的階段,兩口子經常去冼村「逛街」。「都忘了到底去了多少次,我們每周都起碼去一趟。」 「冼村,在黃埔大道上牌坊的出入口是主街,白天去的時候你會發現,沿著主街上兩旁每隔兩三米會擺放著一些不起眼的泡沫箱子、塑料袋,甚至是一紮布條、一捆線圈。村民和疾步路過的打工仔不會去碰這些物件。在我們的藝術眼光看來,擺成兩行的這些物品本身就像每天重做一次的藝術裝置……到傍晚時分,才知道這些物品是主街上的擺攤者為占坑而在白天放置的標識物,以方便晚上做生意。這是這條村約定俗成的規矩,大家默許的一個營生方式。到了晚上,這條街上的那個繁華啊……」陳洲說。 白領與打工者混居一村 繁華屬於所有...
不想當兵!入伍首日就刺傷士官長 役男判刑再賠10萬
社會

不想當兵!入伍首日就刺傷士官長 役男判刑再賠10萬

圖為成功嶺,圖中人物與新聞事件無關。(資料照) 〔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台中廖姓役男去年入伍,是成功嶺陸軍步兵旅二等兵,卻於入伍第一天就宣稱「不想當兵」,竟於營區拿剪刀刺傷陳姓士官長,台中地院依對長官施強暴罪判刑1年1月,民事部分則應賠償士官長10萬330元。判決書指出,廖男2024年11月25日於成功嶺入伍,是步兵旅的二等兵,陳姓連士官督導長(士官長)是他的長官,廖男卻在入伍第一天的下午3時許,於營舍後方集合場,從資料填寫處桌上拿取剪刀1支,藏於隨身行李,忽然取出剪刀刺向陳姓士官長頸部,導致士官長頸部受傷,士官長隨即退後,廖男又持剪刀揮舞,再度沖向士官長作勢攻擊,對有命令權的長官(士官長)施暴,幸經火力連姚姓連長阻擋喝斥,廖男才將剪刀丟下。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中地院審理時,廖男主張自己有精神疾病,法官卻認為,他既經身體健康檢查後,認定適合服役,並因此入伍報到,難以認定報到當日身心狀況即不佳,導致無法辨識行為違法,或辨識能力不足,且他報到當日就表示「不想當兵」,依對長官施強暴罪判刑1年1月,檢方與廖男未上訴而確定。民事部分,士官長提出民事損害賠償,請求賠償醫療費用330元、精神慰撫金40萬元,合計40萬330元,廖男則不否認犯行,但士官長求償金額太高,他無法給付,台中地院則認為精神慰撫金以10萬元適當,判決應賠償10萬330元,可上訴。 文章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