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2 11 月

社會

社會

宗馥莉香港買豪宅 曾先用美國護照 後用中國護照…

娃哈哈集團創辦人宗慶後去年去世後,此前外界認為「僅有獨生女」宗馥莉捲入經營權之爭,近日更曝光被三名同父異母弟妹,在香港入稟法院爭產,三名私生子女擁有美國籍亦在內地引起爭議。 《香港01》發現,元配女兒宗馥莉曾先後以美國護照和中國護照登記簽署文件,購入香港住宅。宗慶後遺孀、即宗馥莉母親施幼珍,以公司名義持有山頂白加道一個豪宅單位,市值約兩億港元。 2011年1月13日,娃哈哈創辦人宗慶後,帶女兒宗馥莉,出席2011年度「風雲浙商」活動。(視覺中國圖片)   宗馥莉曾以美國護照登記買樓 一個月後轉用中國護照 娃哈哈並無來港上市,但一直有在香港成立關聯公司。《香港01》發現,此前外界認為是宗慶後「僅有獨生女」的宗馥莉,曾於2009年購入半山栢道2號一個單位,作價1,110萬元。 翻查紀錄,宗馥莉於2009年6月,以美國護照簽署買賣合約(Agreement),當時她用的全名為「Kelly Fuli Zong」;到一個月後,即2009年7月,她再用中國內地護照簽轉易契(Assignment),她用的全名改為「Zong Fuli」,並標註又名(known as)「Kelly Fuli Zong」。 公開文件無解釋,宗馥莉為何以不同護照登記。根據《中國國籍法》,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但若有正當理由,可以申請恢復中國國籍。 2017年1月12日,浙江省杭州市,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宏勝飲料集團總裁宗馥莉,父女聯袂出席「風雲浙商」頒獎晚會。(視覺中國)   宗慶後擁美國綠卡任人大代表 曾陷國籍風波 翻查報道,2008、2009年間,娃哈哈宗慶後及其家人正捲入國籍風波,內地傳媒報道,宗慶後1999年起持有美國綠卡,但在2002年至2018年擔任全國人大代表。 他曾於2013年回應說「全家人都沒有入外國籍,也沒有外國綠卡,目前也沒有移民計劃;而原來的美國綠卡已取消。」 山頂白加道27號AL...
社會

數據大反轉!「中國衝擊2.0」比上一次嚴重得多

1999年至2007年間,中國首次顛覆美國經濟時導致美國製造業近四分之一的就業崗位流失。這場被稱為「中國衝擊」的現象由一個非同尋常的進程所驅動——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從毛澤東時代的中央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這一轉變迅速將中國的勞動力和資本從集體化的農村農場轉移到資本主義的城市工廠。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浪潮瓦解了美國許多以製造業為支柱的地方經濟基礎,比如曾經自詡為世界運動衫之都的弗吉尼亞州馬丁斯維爾,以及自詡為世界傢具之都的北卡羅來納州海波因特。二十年過去了,當地勞動者仍未走出失業陰霾。儘管這些地區經濟開始復甦,新增崗位卻多集中於低薪行業。與此同時,紡織、玩具、體育用品、電子、塑料和汽車零部件等數十個勞動密集型產業也遭遇了類似的命運。 然而,大約在2015年前後,中國完成了毛澤東式經濟到製造業大國的轉型,這場衝擊開始趨於平緩。此後,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開始反彈,在奧巴馬總統、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總統執政期間都在持續增長。 那麼,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我們還在談論「中國衝擊」呢?其實我們也希望不用再談。我們與蘇黎世大學的戴維·多恩合作,在2013年、2014年和2016年發表了研究成果,首次詳細闡述了中國進口競爭如何通過導致就業和收入的永久性下降重創美國部分地區。但現在我們在這裡要指出的是,政策制定者花費了太多時間回顧過去,執著於打上一場戰爭。他們要做的應該是把更多精力用來對付正在浮現的新一輪中國衝擊。 劇透一下:這次衝擊可能要嚴重得多。 「中國衝擊1.0」是一次性事件。從本質上講,中國只是明白了如何做它幾十年前就應該做的事情。在美國,這導致了不必要的痛苦失業。但美國本來就不會在Temu上賣網球鞋或組裝AirPods。中國的製造業勞動力大軍據信遠超1億,而美國只有1300萬。認為美國能夠——甚至應該——同時在半導體和網球鞋等領域與中國競爭,這種想法簡直是異想天開。 正在加速逼近的...
社會

關稅沒引起物價上漲?白宮愛國說法遭打臉 3大原因曝

美國國家經濟會議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在白宮接受訪問時露出微笑,地點為華盛頓。(圖/美聯社)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週一在接受財經節目訪問時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至今尚未導致顯著通膨,主因在於「愛國主義驅動消費者支持美國製造」。對此,專家反駁了,並解釋物價仍未大幅上漲的主要3大原因。 哈塞特接受CNBC節目《揚聲器》(Squawk Box)指出:「我認為,數據裡蘊含著很多愛國情懷。」他強調,川普總統的領導讓更多美國人意識到,購買美國制商品不僅能獲得更優品質,更能強化本地社區。 據白宮近期發布的報告,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期間,美國的進口價值不跌反升,哈塞特解釋說:「人們對進口品的需求大幅下降,即便有人認為關稅會推高價格,我們實際上看到價格正在下降。」他還主張,美國與之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正在吸收關稅成本,並未將額外負擔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不過,經濟學界對此說法並不買單。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Budget Lab)經濟學主管特德斯奇(Ernest Tedeschi)撰文批評,白宮報告採用的統計方法低估了關稅對進口物價指數的實際影響。他指出,根據哈佛大學「定價實驗室」(Pricing Lab)數據,自今年3月美國對中國大陸、加拿大和墨西哥啟動新一輪關稅以來,進口商品價格已開始上漲。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第二原因,川普政府曾在4月初的「解放日」上宣布多項加徵關稅措施,但近期已對部分重大計劃暫時收手。 第三個原因就是,有部分進口商為因應預期中的關稅衝擊,早在政策實施前就大量囤貨,這也短暫壓抑了物價的立即波動。 儘管川普政府強調保護主義政策有助於本國產業與社區發展,但市場仍密切關注關稅政策對中長期通膨與消費信心的實質影響。專家普遍預期,川普的關稅政策在未來幾個月內仍可能推高物價,對消費者形成壓力。...
社會

便利商店門口「人皮泰迪熊」嚇壞路人 警方調查曝真相

BREAKING - A teddy bear believed to be wrapped in crudely stitched human skin was discovered today at a Victorville, California gas station. The Victorville coroner』s office is actively investigating this unsettling find. pic.twitter.com/TNvupolo7K — Right Angle News Network (@Rightanglenews) July 14, 2025 便利商店門口「人皮泰迪熊」嚇壞路人 警方調查曝真相美國加州維克多維爾(Victorville)一間加油站便利商店前,日前出現一件外型駭人的「泰迪熊玩偶」,其外觀宛如包覆著人皮,不僅嚇壞民眾,也讓警方與法醫單位緊急到場處理。不過經進一步查證後,這其實是一件來自南卡羅來納州藝術家的恐怖風格作品,並非真正人體組織。 根據《NBC洛杉磯》和《ABC 7》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7月7日,地點為Bear Valley路13600號的AMPM便利商店前,一名民眾發現地上有個疑似人類遺體的物品,立即報警。聖伯納迪諾郡警方(San Bernardino County Sheriff\'s Department)接獲通報後,隨即派遣警員與法醫人員到場勘查,並由驗屍官帶回物品以供調查。 從現場影片可見,這件物品呈泰迪熊造型,表面材質疑似皮膚,從遠處看極為逼真,令人聯想到恐怖電影中的道具,引發民眾恐慌。 隨後,來自南卡州的藝術家羅伯特·凱利(Robert Kelly)主動跳出來澄清,該件作品為其所制,並透過個人品牌「Dark Seed Creations」販售。他接受《ABC...
社會

中國大陸更新技術出口目錄 列管鋰電與鎵提取技術

路透社周二(15日)報導,中國大陸商務部與科技部聯合發布了最新修訂的《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此次調整反映中國對高科技項目出口安全的日益重視,重點聚焦在鋰電池材料與稀有金屬提取技術的列管。 列管多樣鋰電池、電極材料技術 根據路商務部部2025年第28號公告內容,本次目錄調整中,刪除了3項技術限制,包括1項禁止出口的中國大陸傳統建築技術,以及2項限制出口的建築環境控制技術,目的在於促進這些傳統與綠建成果在國際間的共享與應用。 而本次備受關注的則是新增了一項限制出口技術: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其中納入具體列管的項目包含「磷酸鐵鋰」製備技術、「磷酸錳鐵鋰」製備技術與「磷酸鹽類正極材料」製程,這些核心技術廣泛應用於電動車與儲能系統,被視為關鍵戰略資產。 有色金屬冶煉技術、稀土提煉技術列管 此外,有色金屬冶金技術項目也做出重大擴充,新增了5項與鋰相關的提取與製備技術,包括鋰輝石提取碳酸鋰、氫氧化鋰的生產技術、金屬鋰(合金)及其材料製備工藝、滷水提鋰與含鋰溶液凈化技術等。這些新納入的列管內容凸顯中國對鋰資源加工鏈條的管控強化。與此同時,金屬鎵提取技術的列管細節也同步更新。 列入限制的技術須取得出口許可後方可轉移,未經許可不得對外提供。未被列管的技術則仍屬自由出口範疇,需辦理合同登記。不過,陸商務部公告強調將根據技術發展趨勢進行動態調整。...
社會

川普擬推房利美、房地美公開上市 恐引爆金融危機

川普近日提出將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公開上市,意圖結束長達17年的政府託管,稱此舉不僅能挹注公共財政挹注數千億美元,還可提高房屋擁有率。然而,該計劃潛藏風險也引發市場高度關切,《每日電訊報》14日刊出一篇專文,稱此舉恐重演2008年金融危機中的抵押貸款崩盤。 房利美與房地美是美國抵押貸款市場的兩大支柱,債務合計約7兆美元,佔全美住宅房貸市場7成。2008年金融危機後,兩家政府贊助企業(GSE)由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接管,政府提供顯性擔保維護市場流動性。如今,川普想透過上市讓兩者重返市場,IPO規模可望媲美石油大廠沙烏地阿美的256億美元紀錄。 雖然帶有「聯邦」,但房利美與房地美不屬政府機構,而是受聯邦政府贊助的私人企業。兩者專門從次級市場向銀行購買滿足特定條件的的住房抵押貸款,再將貸款合併發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出售給投資人。 川普於5月21日與27日分別透過社群平台表示,房利美與房地美「表現良好、時機恰到好處」,並承諾保留「隱性政府擔保」。分析師警告,若取消現行擔保機制,可能導致抵押貸款利率上升超過1個百分點,進而使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突破7.7%,重回2023年高點。民主党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等15人致函FHFA局長,直指倉促行動「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 更具爭議的是私人股東利益的安排。財政部目前持有79.9%普通股與總額3,480億美元的特別股,遠高於兩家企業1,610億美元的凈資產。若為釋利私人股東而減記政府債權,恐將讓納稅人蒙受重大損失。知名避險基金經理人艾克曼(Bill Ackman)與鮑爾森(John Paulson)早已重押房利美與房地美,川普的相關言論更曾導致兩家公司股價單日暴漲逾4成。 儘管政府支持企業改革為市場派長年訴求,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克萊因(Aaron Klein)提醒,...
社會

美國連體嬰姊妹結婚「不是三人行」 她堅持單身無性

美國一對連體嬰卡門(Carmen)與露皮塔(Lupita)各自擁有心臟、肺部、胃和兩隻手,但自胸部以下緊密相連,共用消化系統和生殖系統等。醫生曾經斷言她們活不過三天,不過如今她們平安成長到25歲,卡門甚至結婚了。 根據《People》、《Today》等外媒報導,卡門與露皮塔出生於墨西哥,兩人共用身體部分器官,露皮塔的肺活量只有40%、脊椎嚴重側彎,為了兩人的健康,父母帶她們移居美國,希望獲得專業的醫療協助。然而經過評估,這對連體嬰姊妹最後決定不要分開,她們認為手術風險太大,可能導致死亡,她們無法承受失去對方的可能性,寧願一輩子黏在一起好好活下去。 2020年卡門透過交友軟體認識一名男子丹尼爾(Daniel McCormack),兩人墜入愛河,至於曾表示自己是「無性戀」的露皮塔也希望卡門可以有個好歸宿,「我知道這對她來說很重要」。三個人的相處模式並沒有太多阻礙,有時候卡門太想和丹尼爾在一起時,就由露皮塔決定要去哪吃飯、做什麼活動。 今年5月,卡門和露皮塔在YouTube頻道上更新近況,影片快結尾時,才提到卡門和丹尼爾已經在去年低調結婚了,並舉辦了小型親友團婚禮。卡門強調,「是我們(指她和丹尼爾)結婚了,不是我們(指她、露皮塔和丹尼爾)結婚」,露皮塔也重申,「我沒有結婚,也不想結婚」。 雖然卡門和丹尼爾都喜歡小孩,但並沒有生小孩的打算,卡門表示自己很樂於當毛小孩的媽媽,而且卡門和露皮塔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月經也不規律,因此無法懷孕。...
社會

擴大驅逐 川普政府開始向全美各地房東發「傳票」

據美聯社報道,移民當局正在向全美各地的房東發出行政傳票,要求他們交出包括租約、房客的租房申請乃至其家庭成員信息在內的大量隱私數據。此舉被視為川普政府為擴大其大規模驅逐行動而開闢的一條充滿爭議的新戰線。 這些傳票並非由法官簽署,其法律強制力受到普遍質疑,卻又以嚴厲的法律後果相威脅,使房東們陷入了進退兩難的法律困境。 亞特蘭大地區的房地產律師圖辛克(Eric Teusink)與美聯社分享了一份長達兩頁的「信息執法傳票」。這份文件來自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的反欺詐部門,要求提供某位租客的完整檔案,包括工作經歷、婚姻狀況,甚至同住人員信息。 多位法律專家指出,由於缺乏法官的簽名,這類行政傳票本質上只是一項官方「請求」,而並非具有強制執行力的法律命令。儘管如此,傳票上卻印有警告性條款,稱若不遵守,可能會被法官裁定為藐視法庭。 「這看起來像是在進行一次釣魚式執法,」圖辛克形容道。他表示,在諮詢移民律師後,他得出的結論是,遵守這類傳票並非強制性的。 杜蘭大學法學教授塞什納德雷(Stacy Seicshnaydre)則警告說:「這裡的危險在於(房東的)過度服從。僅僅因為收到傳票,不代表它是一個合法的請求。」 此外,如果房東選擇遵從並交出信息,他們還可能因基於國籍的歧視而違反《公平住房法》。 儘管傳票的合法性備受爭議,但國土安全部(DHS)發言人麥克勞克林(Tricia McLaughlin)強硬警告稱:「說可以簡單地忽略ICE的傳票是錯誤的……不遵守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法律處罰。媒體需要停止傳播這些謊言。」她拒絕確認移民當局是否發出了這些傳票。 紐約葉史瓦大學的法學教授林賽·納什(Lindsay Nash)長期追蹤ICE的傳票,她指出,雖然行政傳票在川普第一任期內就已大幅增加,但其目標主要是州和地方警察。將矛頭直接對準房東,是一個重大的策略轉變。 據美聯社報道,從波士頓到洛杉磯,許...
社會

川普宣布第四項貿易協議 「與印尼達成關稅協議」!

▲川普宣布與印尼達成協議。(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5日宣布,團隊已與印尼達成關稅協議,他稱這項協議「對所有人都很棒」。後續川普公開聲明,印尼將支付19%關稅,美國則不須要支付任何關稅。 川普15日在Truth Social發文稱,「我與印尼備受尊敬的總統直接談判,剛剛達成了一項對大家都很棒的協議。細節即將揭曉!」截至目前為止,無論是協議規模、內容或生效日都尚未對外說明。 這是川普在三個月內宣布的第四項貿易協議。他曾誇口將與多個貿易夥伴簽下數十項協議,但實際推進情況困難重重,許多談判至今未見成果。 川普本月稍早也曾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同樣透過社群平台發布訊息。不過,白宮與貿易代表署皆未對外公布任何細節,外界對協議真實性與落實進度充滿疑問。 川普後續再公開發言中指出,印尼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將支付19%關稅。美國出口到印尼的商品,則不須支付任何費用,「我們將完全進入印尼市場。」...
社會

美國牛肉價格飆新高 短期內難有解 大家忍痛買單

美國夏季烤肉旺季來臨,煞風景的是牛肉價格創歷史新高,漲勢預料短期內也難以緩解,原因並非牛肉需求激增,而是供給面:小牛犢數量持續減少。 美國去年牛群存量降到74年來低點,歐洲也降到30年來最低。送入屠宰場的牛隻減少,肉價因而上漲。美國牛絞肉漲到每磅6.02美元新高,比2020年初上漲約三分之一,目前英國臀肉牛排的平均售價達到每公斤18.89英鎊的歷史新高,過去五年來漲25%,歐盟也出現類似趨勢。 牛肉價格已成為連鎖超市及速食餐廳的頭痛問題。牛肉價格約在2000年前後打破20年來的穩定狀態,開始起漲,之後更加速上漲,過去25年來牛肉及雞肉價格都上漲逾200%,鮭魚價格同期則上漲一倍,而羊肉、豬肉及海產價格的漲幅則小得多。 長期而言,牛肉價格高漲將使市場供需重新歸於平衡,但這個周期相當長,常需要10-12年;而且儘管價格已上漲數年,市場卻還沒出現新的平衡態勢,因為不僅牧場提高牛隻售價,屠宰場的成本也大幅上升。 成本上升的原因之一是飼料漲價。小麥、大麥、玉米或黃豆粉的價格過去20年來都呈現上升趨勢,在2007-2008年、2010-2011年及2021-2022年期間更出現三波大漲。另一項原因是為配合新的動物健康及氣候變遷法規,尤其是歐洲;民間也推動更嚴格的規範,包括超市要求農民遵守新的標準。在在都使牛肉的生產成本提高。 此外,農民也面臨能源價格上漲、利率升高,以及勞工短缺導致工資上升的壓力。而且許多地區的農民沒有接班人,因而紛紛關閉農場。許多業界內部人士做出的結論是養牛業面臨「結構性不賺錢」的難題。 簡而言之,目前的問題在於沒有足夠的成熟牛隻可供屠宰。儘管肉價上漲,仍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累積足夠的庫存量。除非需求進一步下降,否則肉品業者仍須以高價競購,以確保牛肉供給,消費者也不得不忍痛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