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人工智慧會威脅水資源嗎?
許多資料中心,例如位於美國俄勒岡州的谷歌設施,都會透過冷卻水塔來將水蒸發。
人工智慧(AI)的使用正以極快的速度迅速增長。
但這是一項耗能的技術,不僅需要用水來冷卻,還需在產生龐大電力的過程中消耗大量水資源。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全球已有一半人口正面臨某種程度的缺水問題,而氣候變化與日益增長的需求預計將進一步加劇水資源短缺的情況。
AI的快速擴張,是否會讓情況變得更加嚴峻?
人工智慧究竟用了多少水?
OpenAI執行長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表示,ChatGPT回答一個問題大約會用掉15分之1茶匙的水。
然而,一項由加州與德州的美國學者展開的研究指出,OpenAI的GPT-3模型每回應10到50次查詢,就會消耗約半公升的水——也就是每次回應大約用掉2到10茶匙的水。
實際用水量的估計取決於查詢類型、回應的長度、回應的處理位置以及計算中考慮的因素。
據這些美國學者的估算,每10至50次查詢會耗水500毫升,包含了用於發電的水資源,例如燃煤、天然氣或核能發電廠中推動渦輪機的蒸汽。
阿爾特曼的數字可能未將這部分納入。當 BBC向OpenAI作出查詢時,該公司並未提供詳細的計算方式。
儘管如此,人工智慧的用水量仍在累積。OpenAI表示,ChatGPT每天回應約10億次查詢——而它只是眾多人工智慧機器人中的其中一個。
這項美國研究估計,到了2027年,人工智慧產業每年的用水量將是整個丹麥用水量的4到6倍。
「我們使用的人工智慧越多,消耗的水就越多,」該研究作者之一、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任少磊教授(Shaolei Ren)表示。
人工智慧如何使用水資源?
用於製作圖像和影片的生成式人工智慧被日益廣泛應用,預計將增加對電力和水的需求。
從電子郵件、串流影音,到生成式文章或「深度偽造」(Deepfake),這些線上活動都是由大型的電腦伺服器機架處理,這些設施稱為資料中心,有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