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禁日海產未經習拍板 日經:背後藏政局異動
中國海關日前宣布鬆綁日本海產進口限制,可能與北京政局變動有關。圖為習近平5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後鼓掌。(美聯社)
中國於2023年8月以福島第一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海為理由,全面停止進口日本海產。封禁快2年後,中國海關今年6月底宣布「有條件恢復」日本海產進口。日經亞洲評論指出,中國對日海產政策變化,與鞏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政權的「環保派」官員出現人事異動有關,且這份中國海關鬆綁日海產禁令的公告可能並非由習近平主導,而是中國國務院的總理李強。
日經亞洲10日評論指出,中國海關6月29日晚間宣布,將允許來自日本47都道府縣中的37個地區的海產重新出口到中國。不過,針對福島、宮城、茨城、千葉、新潟、栃木、埼玉、群馬、長野和東京等10個都縣的進口禁令仍然維持。
中國對日海產政策 背後藏「環保派」崛起與政局轉變
事實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政府不管是下海產禁令,還是鬆綁進口限制,這些變化都與北京政局動態息息相關,而近年迅速崛起,政治影響力與日俱增的「環保派」官員,正是其中的關鍵所在。環保派成員通常會從維護習近平集權的角度出發,做出相應決策。習近平政府長期倡導「重視環境」這個政治口號。因此,眾多與環境相關人士在2022年10月的中共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提拔進入中共權力核心的「中央政治局」等黨內核心職位。
中國於2023年8月以福島核處理水排海為由,禁止進口日本海產。大約一年後,中日2024年9達成共識放寬禁令,但北京卻在此時保持低調與沉默。直到8個月後,日本首相石破茂政府宣布,中國已同意啟動恢復日本海產的相關程序。之後,中國海關2025年6月29日晚間宣布,「有條件恢復」日本部分地區海產進口,不過巧妙的是,不只公布的時間選在周日深夜,而且鬆綁禁令是毫無預告地立即生效。
習近平親信李干傑 一路崛起至黨內高層推動日海產禁令
而這些變動的時間點,在中國政治上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