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8 11 月

中國

中國

為北京站台?日本前首相:台灣屬中國內政

日本現任首相、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接受質詢時,針對「台灣有事」表態,一旦台灣遭到中國動用軍艦等武力攻擊,則日本政府可能行使集體自衛權。 對此,政治傾向親中的前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透過社交媒體發文,認為台灣相關事務屬於中國內政問題,而日本不應該貿然干涉。曾於今年9月3日前往北京出席中國對日抗戰勝利暨抗法西斯戰爭80周年閱兵的前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昨(8)日在社交媒體發文,針對現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對於台灣有事的態度發表自身看法。 對此,鳩山由紀夫怒批高市是煽動助長危機。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鳩山由紀夫表示,「過去曾有某人說過『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如今,首相高市早苗說,一旦(日本)面臨存亡危機事態,可能會行使集體自衛權,這很明顯就是在煽動助長危機,且她只是想要藉此增強軍力吧? 日本一直以來都尊重,'台灣屬於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的看法。 從頭到尾,台灣就只是中國的內政問題,而日本則不應該干涉。」該言論立刻引來其他日本網友炮轟,「台灣距離日本最西端的與那國島只有100公里,還希望您看待國防事務時不要這麼樂觀,說的好像台灣完全和日本無關一樣」、「你的腦袋是不是有問題」、「我拜託您可以閉嘴嗎? 請別再繼續破壞日本了」、「您家的寶貝兒子上個月才和台灣的民進黨人士交流,看來應該還處於反抗期吧」。▲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7月10日前往北京出席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 (圖/VCG)...
中國

中國多家銀行「瘦身」了,然後呢?

關停只是一個開始「儲蓄卡、信用卡、貸款、收款各一個……手機上到底要裝多少個銀行App?」在社交平台上,關於「銀行App太多了」的吐槽超過了1萬條。不少網友認為,為了並不算高頻的金融操作,安裝十幾個五顏六色的銀行App沒有必要。今年以來,銀行開始「斷舍離」,多家銀行宣布關停旗下部分App,其中既有國有大行,同時也不乏頭部城商行。這也直接引發了網友對銀行App「關停潮」的討論: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銀行App,用戶到底需要怎樣的銀行服務?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消失」的App銀行App的「關停潮」,主要集中於信用卡與直銷銀行兩個領域。尤其最近,首次出現國有大行關停信用卡App的身影。9月28日,中國銀行宣布啟動「繽紛生活」App的功能遷移並逐步關停,原App功能將陸續併入中國銀行App,這引發了市場關注。要知道,此前信用卡App關停集中於中小銀行。2024年全年已有10餘家中小銀行完成信用卡App下線,2025年前10個月又新增至少6家,包括北京農商行、江西銀行、渤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四川農信聯合社等,均把功能併入主手機銀行。直銷銀行App的關停開始得更早。2023年至今,已有至少21家銀行停止運營其直銷銀行App。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2024年11月公告,包括民生直銷銀行、崑崙直銷銀行在內的25款金融客戶端主動申請註銷備案,涵蓋多個細分領域。目前市場上僅存10餘家直銷銀行App,不足巔峰期的十分之一。直銷銀行是一種不設立實體網點,依託互聯網、移動終端等線上渠道獨立運營的商業銀行模式,2013年9月北京銀行先行試水這種業態。而就在10月10日,北京銀行公告稱,其直銷銀行App及網站將於今年11月12日起停止服務,這也被視為直銷銀行的「落幕」...
中國

中國10月通脹意外回升

根據周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出現回升,這一意外反彈暫時緩解了此前連續兩個月下跌的通縮壓力。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一直面臨家庭支出疲軟的困境,這主要是由於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以及就業市場,特別是對年輕人而言,變得越來越複雜所致。儘管如此,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作為衡量通脹關鍵指標的消費者價格指數10月份的同比上漲了0.2%。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這一反彈出乎意料。彭博社根據對分析師群體的調查,此前預測這一指數將下降0.1%。消費者價格指數自今年6月以來一直保持穩定,此前經歷了一個月的停滯和兩個月的下跌。根國家統計局的數據,9月至10月,價格環比也上漲0.2%。上海寶銀投資的經濟師張智威在一份報告中指出:「10月份CPI指數出現反彈,令市場感到意外。但我認為現在就斷言通縮結束還為時過早」。他強調「中國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內需依然疲軟。此外,出口似乎也在失去動力……還需要幾個月的數據才能判斷通縮趨勢是否真的發生了變化」。「強勁需求」通縮雖然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好事,但它對經濟而言卻是一個危險的現象,因為它會促使家庭期待價格進一步下降,而推遲購買。周日,官方將物價上漲歸因於政府刺激需求的政策,以及10月初為期八天的國慶假期。國家統計局統計師董莉娟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受假期的推動,旅遊業需求「旺盛」,酒店和住宿價格上漲了8.6%。與此同時,衡量商品出廠成本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上個月延續了長期下滑的趨勢,同比下降2.1%。不過,降幅較9月份的-2.3%有所收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下降意味著企業的利潤空間縮小。中國人民幣。 再平衡房地產市場危機和青年失業率高居不下,給中國消費者的信...
中國

博士大躍進:未來城管都要博士學歷了?

博士擴招成為了緩解社會就業矛盾的緩衝帶。但能緩衝多久呢?上海交大2026年計劃招收5000名博士!這條消息在熱搜上短暫停留,嚇壞了莘莘學子,這是卷到什麼程度了?清華、浙大等頂尖學府也紛紛突破5000大關,形成中國高校的「5000人俱樂部」。這個數字,接近美國前20所高校博士年招生總量的三分之一。2024年招3500人,2025年4000人,2026年直奔5000人。上海交大三年擴招幅度超過40%,這種增長曲線近乎垂直。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更令人深思的是結構變化,2026年上交大博士招生數量將首次超過本科生,這一轉折點意味著,中國高校正從本科教育為主向研究生教育重心轉型。算上往年的博士生,上海交大差不多一個教職工能分一個博士了。這能保證教育質量嗎?以後的就業該捲成什麼樣子?1博士點有點甩賣大白菜的意思了。2023年新增831個博士點,重點傾斜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卡脖子」領域。博士大軍被寄予了厚望。靠人頭出奇蹟?是否有效咱不知道。普通百姓更關心的是,未來就業會有啥影響嗎?碩博擴招,扮演著「就業蓄水池」的角色。就業難?那就將就業壓力從社會延遲轉移至高校。這也是一種思路。2023年中國碩博畢業生超百萬,面對嚴峻就業形勢,繼續深造成為不少人的無奈選擇。在某種程度上這是雙向奔赴。博士擴招成為了緩解社會就業矛盾的緩衝帶。但能緩衝多久呢?理想師生比是1:10,5000名博士需要500名導師。但現實是導師年均帶新生僅1-2名,師資不足怎麼辦?現在的博導不只是指導學生,而更像是管理研究團隊。質量把控呢?規模擴張必然帶來培養模式的標準化、流水線化。學術這條窄路已經擁擠不堪,多數博士將不得不走向產業界。但企業端會有那麼大的需求嗎?並不樂觀。2...
中國

秦始皇祖母陵墓出土的它 證實為已滅絕新物種

新華社報道,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國際團隊通過古DNA測序技術發現,秦始皇祖母夏太后陵墓中出土的長臂猿是一個新物種,屬於冠長臂猿屬。該成果於北京時間8日凌晨發表在了國際期刊《細胞》(Cell)上。報道稱,2004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發掘秦始皇祖母夏太后陵園時,在第12號陪葬坑中發現包含長臂猿骸骨的動物骨骼群。2018年,中英科學家通過形態學研究認為其為長臂猿一新屬、新種,已經滅絕,並將其命名為「帝國君子長臂猿」。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2025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團隊通過提取該長臂猿牙齒上的古DNA進行測序,發現帝國君子長臂猿並不是一個新屬,而是一個新種。「我們更正了此前的研究結果,確認帝國君子長臂猿是冠長臂猿屬的一個新物種,它與今天的海南長臂猿很像,是近親。」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東東說。新華社指出,帝國君子長臂猿出土位置位於陝西西安南郊秦始皇祖母夏太后陵墓東南側的第12號陪葬坑,同坑出土動物還有豹貓、猞猁、亞洲黑熊、丹頂鶴等,同時還出土有青銅鐵鏈及飼養器具。「據此可以推斷出,2,000多年前,夏太后在世時喜歡養珍禽異獸,這些寵物被豢養在皇家苑囿中,夏太后死後,這些動物可能就隨她殉葬了。這一行為體現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念。」論文作者之一、山東大學教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胡松梅說。秦始皇祖母夏太后陵墓出土的長臂猿,被確認為新物種—帝國君子長臂猿頭骨。 (圖/取自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中國

張又俠碾壓福建幫 「軍中稱王」

作者杜政:再次以反腐敗和清理政治隱患之名,中共軍隊出現嚴重內訌。2025年10月的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前後,以何衛東為首的又一批軍方將領落馬。此後,殘缺不全的軍委機關部門及各大兵種、戰區,將官如何補位,值得觀察。 張又俠內鬥獲勝後「軍中稱王」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最近一次全軍的四中全會宣講會議,透過官媒畫面,可以看出一些軍中動態的端倪,但更多的情況隱在幕後。 11月3日的中共全軍四中全會宣講首場報告會在北京舉行。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升民和中央軍委委員劉振立出席。 這是一次中央軍委機關的全體會議,中央軍委15個部門中,多名上將落馬,全場只有張又俠、張升民、劉振立、董軍四名上將。張又俠是唯一的政治局委員。張又俠講話時,新任軍委副主席張升民,和軍委委員劉振立坐在台下第一排,國防部長、上將董軍和中將們坐在台下第二排。 張又俠一人獨大,比起去年三中全會後的宣講會,他此次講話的氣勢更大,儼然在軍中「稱王」。 張又俠是有底氣的,因為他剛剛碾壓了軍中福建幫。 習近平重用的官員有幾大幫派,軍中福建幫以何衛東、苗華為首,而陝西幫以張又俠和張升民為首。 2015年底開始,習搞了大規模軍隊改革,一批年輕將領經歷火速提拔進入軍隊高層。當時冒起的就是後來出事的苗華這幫人,他們多出身於駐福建的31集團軍或相關的圈子。 習破格提拔親信苗華掌管全軍人事,又超常規提拔另一親信何衛東直升政治局委員和軍委副主席。習對苗華等人大肆賣官裝傻,客觀上形成了「帶病提拔」亂象。 原來的兩名軍委副主席中,張又俠分管軍事工作,包括裝備發展、訓練管理等。何...
中國

首次發現秦漢時期全本《詩經》

南昌漢代海昏侯墓考古發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漢代區域文化學術研討會8日在南昌舉行,會上專家公布了海昏簡牘的最新修復進展。其中,海昏侯墓中出土《詩經》相關簡牘約1200枚,並首次發現秦漢時期全本《詩經》。海昏侯墓主是漢武帝之孫劉賀。該墓共出土各類文物一萬餘件(套),這些文物系統展現了西漢時期的禮制規範、工藝水平與生活方式。在紙張發明之前,竹簡、木片是古人最主要的書寫載體,海昏侯墓中共出土竹簡木牘5000餘枚。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湖北省荊州文物保護中心主任方北松表示,海昏侯墓出土的簡牘文物有著糟朽、殘缺、飽水、斷裂等胎體病害,還有殘缺、模糊、變形等簡牘字跡病害,修復難度較大,但目前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簡牘保護工作,預計2026年將全面完成。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海昏侯墓考古發掘領隊楊軍表示,海昏侯墓中出土《詩經》相關簡牘約1200枚,簡上有「詩三百五篇,凡千七十六章,七千二百七十四言」,證明海昏簡《詩經》是全本《詩經》,這是秦漢時期全本《詩經》的首次發現。在數千枚簡牘中,有500餘枚《論語》竹簡,其中便有失傳的《齊論語》。楊軍在作報告時表示,海昏侯墓出土的《齊論語》保存較好,字跡清晰。同時簡頭平整,文前留白,簡尾處略有殘損,但未見文字痕迹。此簡為墨寫隸書,文字端正工整,疊字重複書寫,不使用重文符號,文意較為完整。楊軍稱,除《論語》《詩經》外,海昏簡還有《禮記》《春秋》《孝經》等,是漢武帝獨尊儒術、廣收篇籍的重要體現。此外,還有《易》類文獻,約200枚,海昏簡中的《易占》是占卜類文獻,前所未見。楊軍透露,雖然海昏簡牘沒有完全修復完畢,但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批新修復好的簡牘與觀眾見面,其中將包含《論語》的相關簡牘。2024年11月27日...
中國

內蒙黨媒造謠白菜免費 400畝白菜被哄搶

近日,內蒙黨媒發布視頻稱白菜免費並公開菜地地址,致內蒙古赤峰菜農400畝白菜被哄搶,損失近百萬元。網友紛紛譴責,要求黨媒賠償菜農。11月7日,內蒙古網名為「村長」的種植戶反映,因被新聞媒體錯誤報道白菜免費,導致突然來了七八百人瘋搶白菜,400畝白菜一大半還沒收,兩天時間被一掃而空。網傳視頻顯示,在一大片菜地中,停了很多車輛,其中不乏貨車 ,民眾拿刀、袋子在搶白菜。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據該農戶提供的信息,11月4日,內蒙當地黨媒《紅山晚報》在抖音等平台發布「免費砍白菜」視頻並標註地址,還稱,「繼免費撿土豆後又有新驚喜,赤峰一地可以免費砍白菜」。該黨媒還採訪了砍白菜的民眾,稱「最後我們收穫滿滿,非常開心」。該農戶發帖說,「我想問一下紅山晚報發作品說白菜免費不要錢,首先我聲明一下我是白菜地的地主,我們從來沒說過白菜不要了免費砍,看到你們發作品來的這些人讓我感到特別無助,最高峰來七八百人,我們管都管不過來,砍菜的父老鄉親們,你們的快樂是建立在我們菜農的痛苦之上」。據大陸媒體報道,免費白菜的網路信息流傳始於10月中旬,部分博主散布「菜地被冰雹打壞可免費撿」的消息,《紅山晚報》不經核實就進行了報道。公開信息顯示,《紅山晚報》是赤峰市日報社旗下的子報,隨著該媒體的報道被大量轉發,情況迅速失控,很快就有七八百人湧入白菜地進行哄搶。網友紛紛譴責,「好惡毒啊,誰會種著白菜又不要,別人辛辛苦苦種的菜,一個視頻就搞沒了,這不用賠錢嗎?」「這媒體有病吧?」「好缺德的媒體」「這是媒體還是強盜啊」「不經核實就發就是造謠」「紅山晚報太壞了吧」。(網路截圖)(網路截圖)網友說,「讓紅山晚報賠!」「農戶一定要起訴紅山晚報」「報社和記者賠吧,然後再追責」「發布的媒體需...
中國

中國20省「中度老齡化」 這省最老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已全面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分析各省數據可見,去年有20個省達到中度老齡化標準。香港明報今天報道,中度老齡化是指60歲及以上長者人口比重超過20%,或65歲及以上長者人口比重超過14%。截至2024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長者人口為3.1億,佔總人口的22%。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北京財經網近日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25」,列出遼寧、上海、吉林、黑龍江、重慶、江蘇、天津等19個省市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而分析各地公布的統計數據可知,甘肅也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在各省區中,以東北地區「最老」。遼寧65歲以上長者超過900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21.9%,已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吉林和黑龍江則位列第三、四位。人口大省廣東排在倒數第三,尚屬「年輕」,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10.18%。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楊成鋼表示,東北的老齡化主要是年輕人口的省際遷出所造成。圖為新疆街頭一名長者。(歐新社)...
中國

北京兩大昏招 上海從此一蹶不振

自疫情封控及推行《國安法》以來,中共刻意打造的對外窗口上海從此一蹶不振,外國人、外企出走,本地人大量移民海外,蕭條、失業、破產,上海與整個中國正在上演同樣的故事。在上海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原上海外企管理人士曹鵬,經歷了上海從繁華到蕭條的時代變遷,他本人也從一個中產白領變成一位被中共警察盯上的異議人士,並於今年逃離了中國大陸。見證上海外企的衰落根據曹鵬介紹,他是江蘇人,1997年高考雖然分數是超過本科線,但在父母的堅持下報考了江蘇公安高等專科學校(現名江蘇警官學院)。他當時很反感政治課,反而是體育跟英文比較好,畢業後分到泰州高港水上分局,天天做筆錄,「做筆錄的過程中,我發現派出所所長明顯偏向有錢人。」他說。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曹鵬後來很快從派出所辭職,到上海外國語大學繼續讀書,之後一直在外企工作。他最後就職的一家外企是法國埃頓服務公司(EN Services),前後工作了6年時間。「為什麼我後來辭職來上海?」他說,因為那時候上海不僅繁華,而且還是多多少少講點道理的地方。上海有很多外企待遇好、也很人性化。因為歐美公司到中國來招管理層的時候,是按歐美一套待遇來比擬中國人的。「忽然工資從1300漲到3000、5000人民幣,而且還是做5休2,就忽然覺得自己是個人了。」曹鵬表示,那時候法國埃頓公司除了一個月兩萬多的工資,福利也很好。出差一天有四百多元的賓館補助,吃飯、打車都是實報實消。「我在那家公司前後六年,雖然薪水不算很高,但它的性價比放到上海簡直無敵,非常好。」但如今,埃頓服務也瀕臨破產的邊緣。曹鵬告訴記者,「我們公司原來2019年、2020年、2021年我在的時候,公司還有三層樓,大概有一百多個老外。前一段時間我問了前同事,他說現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