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罕見點名 「反內卷」運動背後的政績焦慮
7月14日,中國召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這是10年來首次。會後,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罕見發表了習近平以直白措辭批評地方政府「一窩蜂」上馬新能源和人工智慧項目的報道。他向與會者提問:「上項目,一說就是幾樣:人工智慧、算力、新能源汽車,是不是全國各省份都要往這些方向去發展產業?」彭博社稱,直接且口語化的批評較為罕見,因為官方媒體通常會發布他更正式的講話或政策指引。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習近平發表上述言論之時,正值中國「反內卷」運動之中——3月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整治「內卷式」競爭;6月修訂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7月中央財經委會議提出「反內卷」,治理無序競爭,推動落後產能退出。這一口語化的質疑,一方面揭示了當前中國地方政府在新興產業布局上的嚴重同質化問題;另一方面,也展現出中國政府的執政弊端——「大政府、大市場」的體制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埋下了產能過剩的隱患。「零公里」二手車亂象習近平點名的三個產業,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過剩現象,並且在業界持續引發關注。人工智慧作為中國最新引以為傲的產業,今年初因「深度求索」(DeepSeek)技術的爆火而備受矚目。這一現象被稱為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不僅被官方用來宣傳高價值產業發展的優越性,也被認為是中美競爭的關鍵領域之一。然而,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托爾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øk)近日發出警告,認為人工智慧的泡沫可能比上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更為嚴重。他的依據是,目前標準普爾500指數前十名公司的市盈率持續攀升,已經超過了90年代的紀錄。市盈率通常用來衡量股票價格相對於公司盈利水平的高低。換句話說,雖然這些公司的股價不斷上漲,但盈利水平並未同步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