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罕见点名 “反内卷”运动背后的政绩焦虑
7月14日,中国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这是10年来首次。会后,中共党媒《人民日报》罕见发表了习近平以直白措辞批评地方政府“一窝蜂”上马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项目的报道。他向与会者提问:“上项目,一说就是几样: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是不是全国各省份都要往这些方向去发展产业?”彭博社称,直接且口语化的批评较为罕见,因为官方媒体通常会发布他更正式的讲话或政策指引。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习近平发表上述言论之时,正值中国“反内卷”运动之中——3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6月修订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反内卷”,治理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这一口语化的质疑,一方面揭示了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在新兴产业布局上的严重同质化问题;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中国政府的执政弊端——“大政府、大市场”的体制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埋下了产能过剩的隐患。“零公里”二手车乱象习近平点名的三个产业,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过剩现象,并且在业界持续引发关注。人工智能作为中国最新引以为傲的产业,今年初因“深度求索”(DeepSeek)技术的爆火而备受瞩目。这一现象被称为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不仅被官方用来宣传高价值产业发展的优越性,也被认为是中美竞争的关键领域之一。然而,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øk)近日发出警告,认为人工智能的泡沫可能比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更为严重。他的依据是,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前十名公司的市盈率持续攀升,已经超过了90年代的纪录。市盈率通常用来衡量股票价格相对于公司盈利水平的高低。换句话说,虽然这些公司的股价不断上涨,但盈利水平并未同步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