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與盧比奧會面 為何不敢提「應約」 ?
王毅和盧比奧這次罕見的會面,除了公布一張正在會談的照片,沒有公布合影,看不到有沒有握手。但北京的書面聲明卻與以往不同,沒有提及任何摩擦點,甚至沒有提及台灣。會談照片自然雙方各坐一邊,王毅似乎顯得有點「霸氣」,讓人想起2月份他與盧比奧首次通話時勸人家「好自為之」的居高臨下,這是中方公布的說法,盧比奧後來被告知後表示,並沒有聽到對方使用該詞,如是,他會對等回敬。照片上,盧比奧雙手放在面前的桌上,注視著鏡頭,表情有點嚴重。美聯社報道說,兩位外長及其代表團在會談開始時有合影,但未向外界公布,會談時間,據法新社報道是一小時。如果這被視為是一場為未來的習普會開路的會談,雙方會談的場面讓人懷疑這將在短期內會成為現實。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不過,這次會面,王毅方面沒有像上次通話那樣,強調是「應約」,那次畢竟是撕破臉皮以後首次通話,盧比奧在未成為美國國務卿之前,就已在兩岸三地大名鼎鼎,以一介國會參議員之身,發起與參與推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批評中共打壓西藏及新疆人權等,被北京稱之為「反華急先鋒」,兩度列入黑名單,且在1月15號,出席美國國會參院確認聽證會時毫不猶疑地譴責「中國通過撒謊、欺騙、偷竊等手段取得全球超級大國地位」,結果,上任國務卿後,王毅被「應約」,大家看他怎麼辦,也就顧不得人家還是被制裁的身份,雙方通話了,但口氣很強硬,算作是一次「見面禮」。這次雙方都公布了簡短的聲明,雙方的語氣比較緩和。中國外交部的文稿稱「雙方一致認為會晤是積極、務實、建設性的」。盧比奧領導的國務院發表的書面聲明也說,「這次討論是建設性和務實的」,美國國務院說盧比奧「強調了保持溝通渠道暢通的重要性」,「雙方同意探索潛在的合作領域,同時尋求管控分歧。」中國外交部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