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575分 被父母掃地出門
更換門鎖密碼、切斷家中電源和網路,拒絕與孩子進行溝通。據潮新聞報道,近日,就讀於湖南長郡中學的尖子生小凱沉迷手機後翹課、成績下滑,高考物理類僅考575分,被父母掃地出門,斷了生活來源,此事引髮網友熱議。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小凱的故事,讓人唏噓。一個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尖子生,因為沉迷手機,高考成績不理想,就被父母掃地出門。表面看,是手機影響了這個孩子,但進一步分析會發現,其父母的做法和教育方式也有問題。其對孩子的做法,像是對待一個投資失敗的創業項目。孩子熬夜刷視頻、躲廁所玩手機,表面看是沉迷,實則可能也是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可父母只盯著被撕碎的「禁用手機保證書」,卻看不見保證書背後那個喘不過氣的少年。如今,有的家長群里流傳著一句話:「必須考上985!」這種焦慮讓有些父母把親子關係過成了「對賭協議」——父母押上積蓄和精力,「賭注」就是一張「985」高校錄取通知書。可是,教育不是炒股,孩子的成績也不是KPI。那個被趕出家門的男孩委屈地說,「別人爸媽都願意好好說話」,這話聽著讓人心酸。的確,和子女好好說話不應該成奢侈品。當然,為人父母者,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謂用心良苦,這種對下一代教育的重視,可以理解,某種程度上也是必要的。但是,一些家長的教育方式偏重於施壓,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斷糾錯,卻忘了教育更重要的是「找亮點」與多鼓勵。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回憶父母時,最感激的是「允許我拆光家裡電器」的包容,這種包容可能比「為你好」的管制要有效。有心理學家說得好,「孩子不會成為你期待的樣子,只會成為你嘴裡的樣子。」當父母天天念叨「考不上985就完了」,孩子要麼承受壓力,要麼學會用謊言應付。那個575分男孩,最讓其難受的可能不是其不太理想的考試分數,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