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9 11 月

中国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提升至45.3%
中国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提升至45.3%

大量新车2024年10月24日停在比利时澤布呂赫港,其中许多是中国比亚迪汽车公司制造的电动车。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决定将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提高至 45.3%。   欧盟一位高级官员表示,额外关税已于周二正式获得批准。新税率将于当天晚些时候或周三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新税率将于次日生效。   此次针对中国电动车的调查导致欧洲分裂,并引发北京方面的报复。   在启动反补贴调查仅一年多后,欧盟委员会将在欧盟标准的 10% 汽车进口关税基础上,加征额外关税,对特斯拉征收 7.8% 的关税,对中国上汽集团征收 35.3% 的关税。   负责监督欧盟贸易政策的欧盟委员会表示,征收关税是为了应对所谓的不公平补贴,包括优惠融资和补助以及低于市场价格的土地、电池和原材料。   报告称,中国每年有 300 万辆电动汽车的闲置产能,是欧盟市场的两倍。鉴于美国和加拿大征收 100% 的关税,这些电动汽车最明显的出路就是欧洲。   欧洲汽车制造商正努力应对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低成本电动汽车的涌入。欧盟委员会估计,中国品牌在欧盟市场的份额已从 2019 年的不到 1% 上升至 8%,到 2025 年可能达到 15%。欧盟委员会表示,中国品牌电动汽车的价格通常比欧盟制造的车型低 20%。   过去五年来,欧盟对北京的立场愈发强硬。欧盟将中国视为某些领域的潜在合作伙伴,但同时也是竞争对手和...
习近平访问前 巴西决定放弃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

习近平访问前 巴西决定放弃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2023年4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迎接到访的巴西总统达席尔瓦。 据《南华早报》,巴西总统国际事务特别顾问塞尔索·阿莫林于10月28日表示,巴西已决定不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而是寻求透过其他方式与中国投资者合作。他解释说,巴西不想把中国的基础设施和贸易项目当作“保险单”。   北京原本希望将巴西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20日访问巴西利亚的重头戏。   阿莫林表示,现在方案的目的,是利用“一带一路”框架的部分内容,寻找巴西基础设施项目与“一带一路”相关投资基金之间的“协同效应”,而不一定正式加入该组织。   他还说,中国人“称之为‘一带一路’……他们想叫什么名字都可以,但重要的是,巴西已将一些项目列为优先事项,而这些项目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被(北京)接受”。   据《华盛顿邮报》上月报道,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被外交官建议推迟宣布加入中国倡议,直至美国总统大选之后。   与此同时,美国贸易代表凯瑟琳·戴在圣保罗的一次活动上敦促巴西通过“客观的视角”和“风险管理”看待该提议。   上周,阿莫林和总统办公厅主任鲁伊·科斯塔前往北京讨论该倡议。据消息人士透露,他们回国后对中国的提议“不以为然,也不以为意”。   据《南华早报》,巴西认为,如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巴西加入中国领导的这一组织不仅不会在短期内给巴西带来任何实...
专家预测:今年四季度中国制造业依然在荣枯线左右徘徊
中国

专家预测:今年四季度中国制造业依然在荣枯线左右徘徊

  湖北一家制造锂电池的工厂(2019年5月28日)。 路透社周二(10月29日)公布的一项专家调查认为,中国十月份的工厂活动可能会延续已经持续五个月的萎缩状态,不过,萎缩的幅度不大。这一预测大体与中国官员的乐观态度一致,也就是中国近期公布的新的刺激措施对经济复苏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参加路透社这次调查的经济学家共有30人。他们估计,十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将从九月份的49.8增加至49.9,依然处于荣枯线之下。这个指数高于五十标志着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而低于五十则是收缩状态。 中国国家统计局将在本周四公布本月的PMI指数。 路透社说,中国制造业情绪低迷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产品价格不断下滑,订单数量也在持续减少。作为中国经济仅有的一个亮点的出口,上个月的涨幅也开始缩小。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速大幅度放缓,增速是2023年年初以来最慢的。 中国官方认为,九月下旬公布的经济刺激措施的效果将会逐步显现出来。路透社引用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的话说,“综合判断,四季度经济会延续九月份已经出现的企稳回升态势,实现5%左右预期目标的信心在增强。” 中国经济学家此前曾指出,基于情绪的调查往往落后于实际数据指标。 经济学人智库、渣打银行和花旗集团等十家机构预测,中国经济可能在本月进入扩张期,今年最后三个月的PMI指数预计会分别达到50.4、50.2和50.1。 不过,美国投行高盛集团和日本的野村证券的预测没有这么乐观,它们估计,十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8。摩根大通的预测数字是50。 上周日公布的一项数据令人不安,九月份工业利润同比下降27%,这是今年最大的单月跌幅。中国国家统计局认为,这是由于需求不足等因素造成的。 近期的其他经济指标显示,通货紧缩的压力还在增加,贷款需求疲弱,这对经济复苏发出了新的危险信号,为政府进一步加大经济刺激力度提供...
美台拟就新税收协议展开谈判 以解决双重征税问题
中国

美台拟就新税收协议展开谈判 以解决双重征税问题

美国国旗和台湾旗帜 美国财政部今天宣布,美国和台湾将就一项解决双重征税问题的全面协议开始谈判。第一轮谈判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进行。 美国参众两院委员会此前针对解决双重征税问题,已提出过《美台快速双重征税减免法案》和《美台税收协议授权法案》草案。美国政府行政部门指出,将在这些法案的基础上与国会一起推动谈判和相关立法,确保完成谈判的协定顺利在国会通过。 美国财政部表示,这项全面税收协议将使美国和台湾都受益,同时,也将有助于《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的执行。该法案目标是加强半导体供应链的弹性、创造就业机会和激励对美国各地半导体制造设施的投资;这一税收协议也将减少台湾未来在美国投资的双重税收,特别是对于半导体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中小企业。 预计谈判将以美国所得税示范公约为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减少跨境支付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的预扣税;常设机构和临时跨境工人税收的规定;争议解决机制;以及帮助双方税务机关履行税务履行管理职责的信息交换条款等。  责编:李亚千    网编:瑞哲本文来源:RFA...
预计北京下周增发逾十万亿元新债券,美大选结果将决定债券最后规模
中国

预计北京下周增发逾十万亿元新债券,美大选结果将决定债券最后规模

  资料照:人们在上海外滩金融牛旁拍照。(2011年11月15日) 华盛顿 — 北京当局正考虑在下周批准在未来几年内发行超过十万亿元人民币(1.4万亿美元)的额外主权债券,以提振经济复苏。如果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赢得美国大选,中国的这一财政计划的规模可能还要扩大。 这则新闻是路透社周二(10月29日)发表的一篇独家新闻透露的。报道引用两个消息来源的话说,中国名义上的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争取在11月4日至8日举行的会议的最后一天批准这个方案,其中有六万亿元人民币将通过发行特别主权债券的方式筹集。 消息人士称,这六万亿元的特别债券的筹集工作将在三年内完成,(包括2024年)。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帮助地方政府应对账外债务风险。 这次发行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所筹集的资金总额将不低于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的8%。中国支柱性产业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和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不过,这次的债券发行规模依然低于北京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采取的刺激力度。当时,北京推出了四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刺激方案,这笔资金占当年中国GDP的13%。 这是路透社首次证实中国当局正在考虑批准逾十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消息。金融分析师最近表示,他们预计北京正在对此进行研究。 中国央行在九月下旬公布了新冠病毒大流疫结束以来力度最大的货币政策措施。几周后,中国政府又公布了一些新的财政刺激措施,但并没有透露具体的细节,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广泛猜测。 路透社说,知情人士因保密限制而没有透露姓名。中国国务院和人大常委会的新闻机构都没有回复路透社的置评要求。 路透社的消息来源说,发行新债券的计划尚未最后敲定,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变化。 消息人士说,中国人大下次会议原定在十月下旬举行,但被延后至11月初,与美国大选投票日重合。这给北京进一步调整财政刺...
一名在华韩国人因涉嫌间谍罪被捕,成为首位被控触犯新版《反间谍法》的韩国人
中国

一名在华韩国人因涉嫌间谍罪被捕,成为首位被控触犯新版《反间谍法》的韩国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2024年3月20日) 华盛顿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星期二(10月29日)证实,一名韩国公民因涉嫌触犯中国新版《反间谍法》而被捕,而中国相关部门已经向韩国驻华大使馆就此做了通报。 林剑没有透露当事人的姓名,也没有谈及对他的具体指控。 这是中国政府去年7月修订《反间谍法》后,已知的首位被指控触犯该法的韩国人。中国的新版《反间谍法》在很多方面扩大了对间谍罪的解释。 “一名韩国公民因涉嫌间谍罪被中国有关机构逮捕,相关内容已向韩国驻华大使馆进行领事通报,并向大使馆员工提供了工作上必要的协助,”林剑说。 “中国作为法治国家,依法查处违法犯罪活动,同时保障当事人的各项合法权利,”林剑又说。 韩联社星期一率先援引外交人士的消息报道说,一名50多岁的韩国男子去年底在华东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的家中被合肥市国家安全局带走,并移至当地一家酒店接受隔离调查。此人今年5月正式被当局逮捕,罪名是涉嫌触犯《反间谍法》。 今年8月下旬,另一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证实,一名去年3月以间谍罪嫌被拘留并于去年10月被证实逮捕的在华工作的日本公民已经被中国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这位被提起公诉的日本公民是日本安斯泰来制药公司(Astellas Pharma)一名常驻中国的员工,在中国工作已经长达20年,而且曾经担任中国日本商工会议所高级职员。 路透社指出,此事曾让在中国工作的日本籍员工心生不安,导致大批驻华日本人卷铺盖回国。而此次这位韩国人遭逮捕,也可能让韩国公司重新考虑在中国投资和运作的计划。 根据路透社和韩联社的报道,这名涉案的韩国人原为三星电子的员工,后跳槽至数家中国芯片公司工作。包括长鑫存储在内的一些著名中国芯片公司的总部就在合肥。 韩联社说,这名韩国人之所以被逮捕,是因为中国当局指控他向韩国政府透露了中国半导体企业和发展的相关信息和机密。 ...
报复西方限制中国获取尖端芯片及技术,北京进一步收紧对稀土产业管控
中国

报复西方限制中国获取尖端芯片及技术,北京进一步收紧对稀土产业管控

  中国内蒙古一处稀土开采场(2011年7月16日)。 华盛顿 — 中国政府在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科技战愈演愈烈之际,正不断采取措施,一步步收紧对制造先进半导体芯片或尖端武器不可或缺的稀土等矿物质开采、冶炼和出口管制,以报复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对中国实施的先进半导体芯片、技术和设备的出口限制。 纽约时报在星期二(10月29日)更新的一篇发自山东省淄博市的报道中说,中国政府最近接连出台的一系列措施,让外国公司,特别是半导体制造厂商更难购买到中国生产的许多种类的稀土。 中国开采和冶炼几乎世界上所有种类的稀土,开采和冶炼技术一流,产量也是世界第一。纽约时报认为,北京出台的新限制措施更强化了中国在国际稀土市场上的独霸地位。 中国政府6月底公布了一项已经于10月1日生效的新版《稀土管理条例》,明定对稀土生产企业实施全面监管。此法规旨在以国家安全名义保护供应,对关键材料的开采、冶炼和贸易制定规则,强调全产业链监管体系,掌握稀土产品流向。 中国工信部在条例公布后的一份说明中称,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综合利用和稀土产品出口的企业,应当“如实”记录稀土产品流向信息,并录入稀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 美国自2020年以来在各类稀有金属项目上至少已经投入了接近2亿美元,美国的盟友也在全力以赴加强发展绕开中国的稀土产业链。不过,美国及其盟友的努力实际成果有限,北京在稀土产业链上的主导地位没有动摇。 中国去年8月开始限制锗和镓的出口,理由是需要保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锗和镓被广泛用于芯片制造行业,中国此举被认为意在报复。 中国政府去年底还宣布对石墨等稀土元素以及矿物加工设备实施了出口管制,另也禁止出口制造稀土磁铁的技术以及提取和分离稀土的技术。 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今年8月中联合发布公告,决定自9月15日起对部分可用于尖端武器的锑、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任何希望以各种形式出口该...
路透独家:习近平曾要求拜登把“不支持台湾独立”改为“反对台湾独立”,但遭拒
中国

路透独家:习近平曾要求拜登把“不支持台湾独立”改为“反对台湾独立”,但遭拒

  拜登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利福尼亚州伍德塞德费罗丽庄园的花园里散步。(2023年11月15日) 华盛顿 — 路透社星期二(10月29日)独家报道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曾要求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调整美方在涉及台湾独立立场时的措辞,但美国拒绝了这一要求。 路透社引述两位不具名的美国官员的话报道说,去年11月拜登与习近平于旧金山会晤时,习近平及其幕僚向拜登与他的团队提出,希望美方在官方声明中修改有关台湾的遣词,从目前的“不支持台湾独立”改为“反对台湾独立”。 而且从那时起,习近平及其幕僚在长达好几个月的时间里,不断提出这项要求,但华盛顿拒绝改变。 白宫在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时,重申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的立场,声明并表示:“拜登-哈里斯政府一直坚持我们长期以来的‘一个中国政策’。” 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你应该去问美国政府。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明确且一贯。”台湾外交部拒绝评论。 拜登政府认为中方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更不会被采纳,并已就此事向台湾政府进行简要通报。 一名拜登政府高级官员表示,如果拜登说些与他平常所言关于台湾完全不同的东西,北京的领导人“无疑会很高兴”。他补充强调,在谈及台湾独立时,拜登会坚持“美方一贯的表述方式”。 路透社指出,目前尚不清楚习近平为何在此次会谈中提出要美国更改措辞的议题,但“反台独”是他执政的重点之一,中国军方近年大幅增加了在台湾周边的军事活动,以施压台湾接受其主权主张。 中国声称民主自治的台湾是其领土,并从未排除动用武力控制台湾。台湾总统赖清德拒绝中国的主权主张,强调只有台湾人民才能决定自己的未来。美国政府则声言,以非和平的方式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是对西太平洋地区和平及稳定的威胁。 潜在的影响 拜登曾发言暗示美国将在台湾受到攻击时保卫台湾,这与美国长期奉行的“战略模糊”策略不同,令...
中国称发现深海间谍装置和可引导外国潜艇的水下“灯塔”
中国

中国称发现深海间谍装置和可引导外国潜艇的水下“灯塔”

  资料照片:2018年4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一艘094A型晋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在南中国海进行军事展示。 中国国家安全部星期二(10月29日)表示,有关部门在海面和海洋深处皆发现了间谍装置,其中包括可以引导外国潜艇通行的水下“灯塔”,这些装置令中国深海安全面临风险挑战并对其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国安部微信公众号星期二发表一篇题为“为逐梦深蓝筑牢安全屏障”的文章,披露其发现了长期隐藏在海底的“特殊技术装置”,这些装置正发回可为“战场环境预置”的信息。 该文章声称,中国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采取各种手段加强对我国海域的侦察监控,开展了一系列情报搜集和技术窃密活动”。 “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查获了多种窥探我(国)海洋信息数据的特殊技术装置,它们隐藏于茫茫大海中,”中国国安部在文章中表示,但未具体说明这些装置的发现地点。 安全部在文章中表示:“有的(装置)充当‘暗哨’,长期潜伏在海底,隐蔽采集周围海洋水文信息及各类舰船活动数据,服务战场环境预置;有的充当‘密探’,随波漂流沉浮,侦测掌握海域实时情况。” “有的(装置)充当水下‘灯塔’,为侵入我(中)国海域航行的他国潜艇指示方向,妄图隐匿行踪,严重威胁我国家安全。”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的潜艇军备竞赛正在日益加剧,北京有望在2029年结束前拥有新一代核动力武装潜艇。 “面对深海安全领域严峻复杂的隐蔽斗争形势和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现实威胁,国家安全机关将……坚定捍卫我(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国安力量,”中国国安部表示。 中国和菲律宾近期在南中国海这一战略意义重大的水道上因有争议的领土主权声索而发生了一系列的海空对抗冲突,让局势升级的风险升高,并可能最终让美国卷入其中。根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如果菲律宾受到攻击,美国有义务采取行动防卫...
一名韩国公民在中国涉间谍罪被捕
中国

一名韩国公民在中国涉间谍罪被捕

中国当局以涉嫌违反《反间谍法》逮捕一名在华韩国公民。 韩联社10月29日报道,据韩国外交消息人士28日透露,一名旅华韩国侨民A某被指涉嫌违反中国《反间谍法》被逮捕。据悉,A某50多岁,居住在安徽省合肥市,被指控涉嫌违反中方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并于去年底被拘留。之后此案被移交至中国检方,A某在数个月前被检方逮捕。 韩联社报道,A某曾在中国一家半导体企业工作。中国侦查部门认为,A某向韩国泄露该企业的半导体相关机密。这是第一件旅华韩国公民因涉嫌违反《反间谍法》而被捕的案例。 路透社报道,中国外交部周二证实中国拘留了一名涉嫌违反反间谍法的韩国公民。 责编:陈美华本文来源: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