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7原則 讓退休儲蓄可撐久一些
即使已做好準備,退休生活仍可能面臨財務挑戰。儘管社安金提供固定收入(截至上月資料,退休勞工平均每月可領約2000元),但這筆款項很可能無法完全支應生活開銷;由於退休後不一定擁有固定工作,務必讓現有資金髮揮最大效益。理財網站GO Banking Rates建議,可根據個人財務狀況,遵守以下7原則,讓退休儲蓄足以支撐更長時間。 1. 縮減住房規模 住房是多數美國人最大的單一開支,因此縮減住房規模是退休後最易實現的節流方式。例如若擁有四房住宅,但子女已離家獨立,改居兩房甚至單房住宅將可大幅降低開銷。 即使房貸已清償,較小的居所仍能顯著降低維護費與水電瓦斯等費用;若出售大屋換小屋,甚至能獲取可觀轉售利潤。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 2. 在家用餐 對一些美國家庭而言,外食是筆龐大、可視情況而定的開支;只要減少在外用餐頻率,甚至完全改變外食習慣,每月便能節省可觀金額。 既然無需外出用餐,居家飲食便成為每月輕鬆節省數百甚至數千元的好方法,金額取決於個人生活型態;還有其他好處是,可改善健康狀況。 3. 本地旅遊 儘管出國旅行是許多退休人士的夢想,但支出往往超乎想像;為延長退休資金的續航力,不妨從削減所費不貲的旅行計劃著手,轉而選擇在自己的城市或國家旅遊。 在當前高通膨、高利率與旅遊高峰三重因素,已將機票價格推至天價的情況下,此一調整尤為關鍵。至少短期內,宜避開昂貴的國際旅遊,專註於在地探索;一段時間後,當更能掌握退休預算時,或許能逐步實現出國旅行夢想。 4. 延後申領社安金 儘管多數人認為在62歲(法定最低申領年齡)領取社安金是延長資金使用期限的最佳方式,實際效果卻剛好相反。若延後至70歲(法定最高申領年齡)申領,金額將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