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7 11 月

財經

財經

遵守7原則 讓退休儲蓄可撐久一些

  即使已做好準備,退休生活仍可能面臨財務挑戰。儘管社安金提供固定收入(截至上月資料,退休勞工平均每月可領約2000元),但這筆款項很可能無法完全支應生活開銷;由於退休後不一定擁有固定工作,務必讓現有資金髮揮最大效益。理財網站GO Banking Rates建議,可根據個人財務狀況,遵守以下7原則,讓退休儲蓄足以支撐更長時間。  1. 縮減住房規模  住房是多數美國人最大的單一開支,因此縮減住房規模是退休後最易實現的節流方式。例如若擁有四房住宅,但子女已離家獨立,改居兩房甚至單房住宅將可大幅降低開銷。  即使房貸已清償,較小的居所仍能顯著降低維護費與水電瓦斯等費用;若出售大屋換小屋,甚至能獲取可觀轉售利潤。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  2. 在家用餐  對一些美國家庭而言,外食是筆龐大、可視情況而定的開支;只要減少在外用餐頻率,甚至完全改變外食習慣,每月便能節省可觀金額。  既然無需外出用餐,居家飲食便成為每月輕鬆節省數百甚至數千元的好方法,金額取決於個人生活型態;還有其他好處是,可改善健康狀況。  3. 本地旅遊  儘管出國旅行是許多退休人士的夢想,但支出往往超乎想像;為延長退休資金的續航力,不妨從削減所費不貲的旅行計劃著手,轉而選擇在自己的城市或國家旅遊。  在當前高通膨、高利率與旅遊高峰三重因素,已將機票價格推至天價的情況下,此一調整尤為關鍵。至少短期內,宜避開昂貴的國際旅遊,專註於在地探索;一段時間後,當更能掌握退休預算時,或許能逐步實現出國旅行夢想。  4. 延後申領社安金  儘管多數人認為在62歲(法定最低申領年齡)領取社安金是延長資金使用期限的最佳方式,實際效果卻剛好相反。若延後至70歲(法定最高申領年齡)申領,金額將顯著...
財經

黃仁勛點石成金 Amkor股價狂飆 還有上漲空間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勛周日接受福斯商業頻道(Fox Business)訪問時,提及總部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的半導體封裝與測試服務商Amkor Technology。該股周一飆漲17.2%至37.84美元,創下自 7 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黃仁勛向福斯透露,在台積電、富士康、緯創、Amkor等合作夥伴協同助力下,輝達僅用九個月便實現了全球最先進AI晶元完全在美生產。另據Aletheia Capital最新報告,Amkor獲初始「買入」評級,目標價62美元,較周一收盤價仍有約64% 上漲空間。根據彭博彙整資料,分析師對Amkor的評級包括5個「買入」、5個「持有」及1個「賣出」,平均目標價約35美元。經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勛在訪問中提及,封裝與測試服務提供商Amkor Technology的股價周一狂飆逾17%。(取材自Amkor Technoloy官網)...
財經

有什麼大事要發生?中國正在大量囤油

根據海關數據,今年前九個月,中國平均每日進口原油超過1,100萬桶,超過沙烏地阿拉伯的日產量。中國數月來一直在增加石油儲備。在美國最近對俄羅斯原油實施新制裁後,這些儲備或許能派上用場。根據官方海關數據,中國今年前九個月的日均石油進口量超過1,100萬桶,這一數量超過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日產量。分析師估計,其中每天有100萬至120萬桶石油被存入儲備。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油價低迷以及對烏克蘭反覆襲擊俄羅斯生產設施的擔憂,有助於解釋這波在3月份加速的購買熱潮的時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也是俄羅斯石油的最大買家。能源安全長期以來都是中國領導人的一項優先要務。中國對外國原油的依賴已成為令人頭疼的問題,目前中國消費的石油約70%來自進口。多年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一再表示,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裡。中國對石油的強勁需求還帶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幫助支撐了油價,而油價在10月份曾逼近近五年來的低點。國際基準布倫特原油目前交易價格在每桶65美元附近,今年以來已累計下跌13%。在美國對俄羅斯最大的兩家石油公司Rosneft和盧克石油公司(Lukoil)實施制裁後,油價有所回升。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的固定收益、外匯和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邁克爾·海格(Michael Haigh)表示:「如果中國真的停止購買石油,油價將很快跌至50美元出頭的水平。」相比之下,美國在補充緊急石油儲備方面行動遲緩,目前美國的石油儲備正徘徊在40年來最低水平附近。美國總統川普(Trump)曾承諾在他再次當選時將美國石油儲備補充到最高水平,但迄今為止只宣布了一筆小規模的原油採購。一艘油輪正在中國東部卸載進口的原油。圖片來源:CFOTO/DDP/...
財經

Ripple囤幣升級:OPTO Miner助力XRP持有者日收益5888美元

 2025 年 10 月,Ripple 宣布完成總額 10 億美元的新一輪募資,用於擴充其數字資產國庫(Digital Asset Treasury,簡稱 DAT),進一步穩固 XRP 在跨境清算體系中的核心地位。這一動作被市場視作「企業版囤幣計劃」——在監管環境愈發明朗的情況下,Ripple 繼續加碼 XRP 儲備,釋放出一個明確信號:XRP 的功能正從單純支付媒介向長期價值載體轉變。受此趨勢啟發,英國註冊的 OPTO Miner 推出 XRP 合約,允許持有者直接使用 XRP 購買合約。用戶無需出售 XRP,只需使用現有的 XRP 存款並激活合約即可。這樣不僅能繼續持有 XRP,把握潛在升值機會,又能讓閑置資產在合約周期內產生額外收益。整個過程無需購買、維護或管理任何設備,即可將未使用的 XRP 轉化為穩定的被動收入。合約從短期到長期靈活配置,收益每日自動結算到賬戶。支持 XRP 激活的挖礦合約示例:BTC-Miner S19k Pro:投資 $100 | 周期 2 天 | 每日收益 $4 | 到期總收益 $108BTC-Avalon Miner A1326-109T:投資 $500 | 周期 5 天 | 每日收益 $6.2 | 到期總收益 $531DOGE-Gold Shell Mini Dog 2:投資 $3,000 | 周期 20 天 | 每日收益 $42 | 到期總收益 $3,840Antminer S17 Pro:投資 $5,000 | 周期 25 天 | 每日收益 $71 | 到期總收益 $6,775Avalon A1466 Miner:投資 $10,000 | 周期 35 天 | 每日收益 $159 | 到期...
財經

股神巴菲特滿手現金 飆至3817億美元創新高

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第3季現金儲備飆升至3817億美元(台幣11.7兆元),創下新紀錄。而執行長巴菲特在此期間凈賣出了股票。根據周六公布的文件顯示,巴菲特拋售價值61億美元(台幣1877億元)的股票。外媒Investopedia報道指出,波克夏海瑟威創紀錄的現金儲備可能表明,巴菲特正在等待合適的買入時機。投資人認為持有現金和國債收益不大。相反,該公司正在獲得低風險收益,同時可能在等待股市中出現更好的投資機會。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波克夏海瑟威並未宣布股票回購計劃。這是自巴菲特2018年獲得擴大股票回購許可權以來,最長的未回購期之一。公司通常會在認為股票被低估時進行回購。根據波克夏海瑟威周六發布的第3季財報,該公司的現金儲備再創新高。第3季營業利潤為135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01億美元和上一季的112億美元。利潤成長主要歸功於保險收入的激增。波克夏海瑟威現金及等價物持有量增至381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波克夏海瑟威是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股價也位居前列。由於備受尊敬的執行長巴菲特即將於年底退休,投資者正密切關注著這家公司。該集團的現金儲備在第2季小幅下降至3244億美元後再次回升。波克夏海瑟威的大部分現金儲備都投資於短期國債。...
財經

頂級經濟學家警告:它將取代黃金寶座

  頂級經濟學家亨里克·澤伯格(Henrik Zeberg)表示,比特幣可能即將迎來一波強勁的上漲行情,隨著投資者將資金轉向這種最大的加密貨幣,這可能會暫時讓黃金失去「王座」。  澤伯格的技術分析表明,比特幣與黃金的比率有望出現拋物線式上漲,在觸及主要頂部之前大幅攀升,這一走勢可能會讓黃金多頭在短期內蒙受損失。  在10月27日發表於X平台的一篇文章中,澤伯格的分析指出,比特幣相對於黃金的強勢正在形成一個延伸的艾略特波浪形態,目前似乎正進入一個多年周期中的第五浪,也是最後一浪。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  這種模式表明,比特幣在未來幾周內可能會大幅跑贏黃金,將比特幣/黃金比率推向1.618斐波那契延展位,該水平歷來與市場狂熱和疲軟相關。  為此,比特幣相對於黃金的價值預計將飆升至長期上升通道的上邊界附近,該區域位於70-75附近。這一區域與主要的斐波那契擴展位重合,也是澤伯格預測的「比特幣頂部」水平。  一旦達到這一水平,這位經濟學家預計該比率將急劇反轉,這可能預示著比特幣將進入新一輪疲軟階段,而黃金將重新佔據主導地位。  另一方面,相對強弱指數(RSI)仍處於更廣泛的下降趨勢中,表明任何短期反彈都可能只是大幅回調前的最後一波。  歷史上,類似的背離曾預示著關鍵的轉折點,包括比特幣在2021年和2024年年中的峰值。  (比特幣兌黃金比率圖表 來源:TradingView)  短期風險偏好加密貨幣  澤伯格預計,這一趨勢將在短期「風險偏好」階段展開,加密貨幣將受益,隨後市場將迅速逆轉,黃金將隨著市場回歸「風險規避」環境而重獲強勢。  事實上,這一預測出台之際,正值加密貨幣和黃金近幾個交易日均出現波動。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一度跌破11萬美...
財經

中國教授利用專業「收廢品」,年入300億

前段時間,特斯拉高管承諾將90%的退役電池循環再利用,一夕之間,「廢舊電池」成為新能源產業鏈上的香餑餑。然而,在回收電子廢物這條道路上,特斯拉只能算後來者。早在20多年前,就有位來自湖南的大學教授,一頭扎進垃圾堆,從「破爛王」到掌控「移動礦主」的商業大鱷,締造了一家年營收超330億的世界級企業。他就是格林美創始人許開華。                                                                   許開華教授一夜之間變「丐幫幫主」傳統汽車領域,合肥工業大學人才輩出;而新能源領域也有自己的「黃埔軍校」,那就是中南大學。全國鋰電池企業中,有70%的研發人員都出自中南大學。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鵬輝能源夏信德、容百科技白厚善等一眾新能源汽車大佬,皆畢業於中南大學,許開華同樣也是。但相同的出處,不同的軌跡,有人35歲將比亞迪鋰電池賣到全球第四,而有人35歲卻剛剛開始「撿垃圾」。1981年,年僅15歲的許開華考入中南礦冶大學(中南大學前身),少年英才可謂引人艷羨,畢業後更是直接留校,一路從講師晉陞為教授。才華、名校、編製……生活之於許開華來說是場順風順水局。1999年,他按照計劃前往日本東京參加訪問學者,沒想到的是,這一去就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在那次研討會上,日本東京大學教授、生態環境材料專家的「地球極限論」如一一記重鎚敲在了許開華的心頭。「如果人類不建立資源循環體系,那麼未來的城市將被垃圾淹沒。」...
財經

孫宏斌與王健林說法一致

近兩年來,全國房價一路下跌,過去那種買房就能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隨著時間的推進,現在人們又產生了新的疑問,房價跌到底了沒有?再過五年,房價又會是什麼情況?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孫宏斌和王健林的預測回溯起來,房地產的 「黃金時代」 其實離我們並不遠。上世紀 80 年代,國家開始推行住房商品化改革,這可真是給老百姓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以前都是單位分房,後來能自己選房子買,房產第一次成了普通人家能拿到手的資產。那些早年敢於嘗試、勇於 「吃螃蟹」 的人,後來都成為了改革紅利的最大受益者。某縣城居民王大爺便是典型例子。上世紀 90 年代初,他花兩萬多塊錢在縣城中心買了一套老破小,當時身邊人都笑話他 「腦子發熱」。可誰能想到,十幾年後這套房子拆遷,直接換了兩套新房,還補了幾十萬現金,一家人的生活水平一下就提上去了。不光是小縣城,大城市裡更是如此。那些在浦東開發初期、北京通州規劃落地前就買房的人,幾乎都靠著房子實現了階層跨越,從普通工薪家庭變成了家境殷實的 「有產者」。當時的房地產市場,就像一列開足了馬力的火車,只要能擠上車,就能跟著分一杯羹。「閉著眼睛買房都能賺差價」,這句話在當時可不是誇張,而是實打實的現實。可熱鬧背後,隱患早就悄悄埋下了。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了,雖然當時靠著政策扶持,行業很快就緩了過來,但有兩位大佬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不對勁。孫宏斌在融創的內部會議上反覆強調:「市場下行的時候,過高的融資槓桿可能會讓企業萬劫不復。」王健林的態度更直接,他公開表示:「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能連續繁榮五十年,房地產的紅利期總有盡頭。」沒多久,萬達就掀起了轟轟烈烈的 「輕資產轉型」,把手裡的大量文旅項目和酒店打包出售,當時還引發了不少爭議,...
財經

為何泡沫能在眾目睽睽之下繼續膨脹?

  市場普遍認為AI估值過高,但歷史和金融理論表明,在廣泛警告聲中,投機泡沫仍能繼續膨脹。當年的互聯網泡沫就是一個例子。  現在人人都在談論著人工智慧(AI)泡沫。但在多頭看來,這恰恰證明不存在AI泡沫這回事。這種觀點認為,如果人們真的相信價格被嚴重高估,他們就會拋售,泡沫就會破裂。如果人人都知道是泡沫,那怎麼還會有泡沫呢?  我天生喜歡唱反調,所以我喜歡這個想法。當我與大眾為伍時,會感到不安。但認為泡沫在普遍的警告聲中不可能繼續膨脹,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歷史能證明這一點,心理學和金融理論也解釋了其中的原因。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  互聯網泡沫時代提供了一個最明顯的例子,說明泡沫如何在指責其過度膨脹的呼聲中繼續膨脹。我猜,一些鐵杆人士那時可能真的認為,在公司名稱後加上「.com」就能讓其股價在接下來的一周半時間內平均上漲74%,或者認為通過衡量每網路點擊價格來為公司估值真的合理。  但當時不乏「泡沫正在形成」的強烈警告。本報在1999年充斥著各種文章,將許多收入為零的互聯網公司股票的暴漲與鬱金香狂熱和南海泡沫相提並論。大型基金經理關於投機泡沫的警告也頻頻被引用。然而,互聯網股票仍然持續上漲,直到漲勢戛然而止。  原因是,許多人購買股票不是因為他們認為公司前景良好,或者點擊量有朝一日會轉化為收入,而是因為他們看到朋友發了財,自己也想從股市中分一杯羹。  金融危機史方面的偉大歷史學家查爾斯·金德爾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精闢地總結道:「沒有什麼比看到朋友發財更能擾亂一個人的幸福感和判斷力了。」1999年,任何在互聯網公司IPO中獲得新股配售的人都立即賺了大錢。根據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
財經

中國股市 越簡單的方法越賺錢

寒武紀隔夜暴賺3萬,德明利落袋8716元——這是短線高手「愛玩短線的小悅悅」在2025年10月23日的交易戰績。然而在驚人收益的背後,卻是大多數散戶難以擺脫的「買在高點,賣在低點」的惡性循環。在A股市場里,散戶們常常陷入這樣的困境:面對上千隻股票無從下手,耗費數周研究一家公司,好不容易選中一隻,卻擔心它大跌讓前期努力白費。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市場熱點快速輪動,今天AI、明天新能源,追漲殺跌的結果往往是深套其中。然而投資真的需要如此複雜嗎?那些在股市中穩定盈利的投資者,恰恰是找到了簡單卻有效的投資方法。他們明白,在股市中,往往不是技巧越複雜就越賺錢,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簡單方法,並持之以恆。01 簡單投資,為何在股市中更有效?在資本市場里,比起精準找到牛股,更難的是避開「暴跌陷阱」。很多人明明選對了資產,卻因為在市場狂熱時跟風追高,又在恐慌下跌時割肉離場,最終讓本金大幅縮水。複雜的投資策略往往意味著更多的決策點和更高的出錯概率。就像投資界常說的——你越努力,交易越頻繁,收益卻不一定越高。有數據顯示,2025年A股市場震蕩起伏,很多散戶在追漲殺跌中反覆被套。而一位採用「333炒股法」的投資者,卻全年斬獲120萬收益,實現35%的年化回報,關鍵是全程不用盯盤,每天花10分鐘打理即可。他的核心邏輯是「用規則替代感覺」,通過科學的倉位管理和標的篩選,把投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範圍。投資的簡單之道,在於認識到市場的不可預測性,放棄對複雜指標的追逐,轉而關注那些真正能夠控制的因素——風險控制、資金管理和投資紀律。02 哪種簡單股票,能讓普通人賺到錢?在眾多的投資選擇中,究竟哪一種股票符合「簡單有效」的原則呢?答案就是——指數基金ETF。ETF,全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