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青年拒服兵役遭处罚 责任归咎个人?
近日有中国媒体披露,江西一名应届大专毕业生自愿参军后,中途退出却遭到严厉惩罚,其父母也受到牵连。有专家认为,中国年轻人拒服兵役的现象可能比外界所知更为严重。
据中国媒体《新京报》报道,10月22日,江西省一名应届大专毕业生张某某因“拒绝履行兵役义务”,被当地南丰县政府处以6000元人民币罚款,并列入失信名单。未来两年内,他将无法出国、升学或报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也不能申办营业执照或银行贷款。另外,他的父母也受牵连,两年内不能申请保障性住房。
根据当地政府向媒体发送的通报,张某某在今年6月“自愿” 应征报名,但在9月新兵役前的教育期间,“多次提出离队申请”。由于张某某尚未正式进入部队,但其行为发生在征兵办批准入伍之后,被认为破坏“踊跃参军、矢志报国”的氛围,因此依法实施惩戒。其户口也被标注“政治思想不合格,拒绝、逃避服兵役”,将影响未来用工单位的政治考核。
曾就2009至2018年间中国政府公开的逃兵和拒服兵役等惩罚案例进行研究的美国国防研究公司蓝路实验室(BluePath Labs)主管哈德曼(Eric Hundman)指出,张某某的经历相当典型和常见。尽管当局这次没有把当事人的全名或身份证号码挂在红黑榜上进行公开羞辱,也没批评他怕苦怕累,但依旧以其出现“过激行为和倾向”、经工作人员和家属“反复教育未果” 等言词进行宣传,并且强调张某某已经体格检查、政治考核合格,受到批准入伍等规避中国政府的责任。
哈德曼说:“中国政府想让人们认为这是个人问题,而不是整个解放军的问题。我倾向认为这不是事实,但这就是他们想要描绘的。”
哈德曼表示,在中国,即便初期自愿也算是被征召入伍。他说,“中国确实施行非自愿性质的征兵政策。但近年来,通常有足够的志愿者,因此不需要强制征召太多人”;祭出如此严厉的惩罚,是为了“阻绝拒绝服从当兵的情形再次发生”。
自愿参军后半途退出遭遇如此后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