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奪嫡」事件,暴露了一個高風險信號
娃哈哈「奪嫡」事件,真正暴露的危機並不是娃哈哈本身,而是指出了一個更大的風險敞口:中國的民營企業,正在面臨的繼承人危機,可能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真正考驗。
娃哈哈的財產傳承之爭,換在一年前,估計誰也沒想到會走到如今的局面。
宗慶後、施幼珍、杜建英、宗馥莉、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以及宗澤後等人不斷成為輿論焦點,現實商業世界中的嫡長女與繼承人之戰,正在變得比小說和電影都要精彩一萬倍。就連狗血的短劇編劇,恐怕很長一段時間都要在這場紛爭中尋找靈感和思路。
這場爭鬥就像是一面鏡子,倒影了這個時代社會輿論的各個側面。它幾乎集合了當下流量所有的關鍵詞,有人看到大女主,有人看到商業帝國的權斗,也有人看到小三上位和婚姻的多面性……
在宗慶後去世之後,娃哈哈走到如今這樣的難以收場的局面,令人唏噓。只是相比吃瓜群眾看熱鬧的心理,對於那些真正擁有規模以上企業的民營企業老闆們來說,這起事件,恐怕將會成為一個關鍵性的轉折點。
雖說人死如燈滅,但恐怕哪個經歷過創業維艱的企業家內心也都不希望,自己身後,會成為下一個宗慶後。
01
先說對於娃哈哈這起事件的個人結論:最後的贏家到底會是宗馥莉,還是杜建英乃至是宗澤後不好說,但最大的輸家已經毫無疑問——在這起事件之後,恐怕娃哈哈要徹底退出中國消費品行業第一隊列了。
雖然這家公司沒有上市,但不用動腦子也知道,最高決策層的動蕩會對業務產生多大的影響。不過,對於此刻的娃哈哈來說,企業的發展和增長,可能已經是最不重要的事情了。
站在宗馥莉的視角來看,在與農夫山泉鍾睒睒的輿論戰之後,這一次娃哈哈再一次複製了當初的民意洶洶的道路就已經可見,宗馥莉應當已經做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準備。
而站在杜建英和其他幾個子女角度,從隱秘的美國精英階層到被曝光於世人審視的目光之下,恐怕感受也算不上好。
從雙方的怒氣值和爭議來看,雙方更多已經是在鬥氣解恨而非理性的商業利益抉擇。所以更直接點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