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殺進晶元軍備競賽,算力碾壓OpenAI
OpenAI年底前將上線100萬張GPU,直觀感受就是新一輪晶元戰爭打響了。
7月21日,奧特曼在推特上預告,OpenAI到年底前將上線超過100萬張GPU。他還補充道,「對團隊感到自豪,但現在他們最好想想,怎麼在這個數量規模上再擴容100倍。」
奧特曼官宣OpenAI「百萬GPU」目標
這句看似簡單的預告,實則暗藏多重信號:
首先,規模碾壓對手。OpenAI的目標不再是10萬卡,20萬卡,要做就做100萬卡,這一規模將達到馬斯克旗下xAI訓練Grok
4所用20萬GPU的5倍;
其次,戰略自主。算力基礎設施的躍進,意味著OpenAI正逐步擺脫對微軟Azure的依賴——過去其算力高度綁定微軟,如今通過自建數據中心(如星門計劃)掌握主動權;
最後,OpenAI的行業野心也一覽無餘。「擴容100倍」直指AGI所需的終極算力目標,一場以算力為基石的AI軍備競賽已進入白熱化。
這裡還有個小插曲——就在奧特曼定下衝刺100萬卡目標之後,華爾街日報就下場拆台,稱星門計划進度不順利,軟銀遲遲掏不出錢。但OpenAI隨即「滅火」:不僅官宣與甲骨文加碼投資,將星門計劃擴容4.5吉瓦,還強調一期項目已部分投入運營,多方合作進展順利。
隨後,馬斯克更是直接「放衛星」,5年內,xAI要部署到5000萬張H100
GPU的等效算力。
馬斯克提出xAI五年內5000萬卡目標
按照單卡平均4萬美元粗略計算,100萬卡規模,僅GPU部分價值就高達400億美元,這種燒錢量級和速度,在科技行業也是前所未有,基本接近一線巨頭們的年資本支出。
英偉達對此自然是樂見其成,問題是,行業數以萬計的計算卡需求,會將英偉達的市值推向什麼高度?
我們把視線再拉回算力上,OpenAI最近一次受算力影響最大的案例是3月份上線的「吉卜力風格」生圖功能,官方一度對產品做了限流處理,包括對生圖的速率進行暫時性限制,將免費用戶的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