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没空调的东北学生,怎么熬过这个夏天
今年东北的高温,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6月下旬,整个东北地区基本都超过了30度,大部分平原地带直冲35度以上,最北端的漠河北极村甚至达到了36.1度。
在这样的高温之下,不少东北的高校却还没有安装空调。学生们只能像候鸟一样在整个学校“迁徙”,只为找到一处阴凉的地方。有人白天躲进图书馆,晚上就到地下一层露营;还有人连续住在走廊两晚后,发现依然无法解暑,最终选择到酒店开房。
东北的大学里,没有空调的“痛”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疑问是:大学安装空调,真的很难吗?
?
“迁徙”寻找空调
每当东南亚海域的气温开始升高,为了躲避高温,大雁会跨越5000公里,成群地向更高纬度的西伯利亚飞去。这个夏天,在北纬50度的东北地区,同样为了躲避高温,一场小型的“迁徙”正在东北的各个大学里上演。
迁徙的最终目的是寻找空调。对于在吉林长春读研究生的赵书妍来说,迁徙是从每天凌晨四五点被热醒开始的,宿舍里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她只能在床上铺凉席,买来两个小风扇,一个吹头,一个吹脚,睡前还会灌满一大桶凉水抱在怀里,“醒来后凉水都变成温水了”。
6月下旬,长春的气温一下子到了30度,一连热了好几天,最高时甚至有35度。被热醒后,赵书妍整整一天的找空调之路就开始了。白天最好的去处是图书馆,那里有空调,她洗漱完就直接躲进图书馆,除了吃饭以外,绝对不会出去,“从开门到闭馆,被热醒刚好不用定闹钟了”。
真正要命的是晚上,有朋友寻找到了“空调平替”——地下车库,那里阴凉潮湿,仿佛自带降温模式。赵书妍所在宿舍楼的地下一层,中间是车库,旁边是浴室,除此之外,还有一大片空地,秋冬的时候,那里常常被用来打羽毛球。天热起来以后,一张张床铺就突然从空地上长了出来,有人直接支帐篷,还有人把宿舍的床帘整个搬下来“露营”。
每到夏天,去地下一层“露营”,好像成了学校的传统。赵书妍记得,前年刚入学时,就有人搬去睡觉,但这两年,人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