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8 11 月

國際

國際

普京右手腫脹如屍變! 穿「高跟鞋」照曝光

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在公開場合中,右手腫脹、血管明顯凸起的畫面再次引發外界對其健康狀況的強烈關注。儘管克里姆林宮對相關傳聞一概否認,但網路上關於普京病情惡化、甚至「提前腐爛」的揣測再度升溫,令網路掀起一片熱議。在一次記者會上,73 歲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被拍到右手腫脹、布滿凸起血管,甚至似乎略帶疼痛的模樣。這段畫面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瘋傳,再次引爆有關他健康狀況的議論。多年來,普京的右手一直是外界關注焦點。早在烏俄戰爭初期,他在軍事活動中的手部黑點、靜脈注射痕迹,以及講話時不自覺抓住桌沿、手部顫抖等細節,就被懷疑是帕金森氏症或其他重病的徵兆。烏克蘭內政部前顧問安東·格拉申科接受《東西方》雜誌訪問時直言:「普京的手肯定出了問題。不只是腫脹,血管也誇張地凸出來。」他同時譏諷普京「在對烏克蘭的血腥戰爭中,自己也逐漸被血吞沒」。烏克蘭媒體名人德米特羅·戈登則稱,普京的右手看起來「腫脹疼痛,像是壓力與疾病的綜合結果」。這些評論隨即在社群上蔓延,網民熱烈猜測普京可能正遭受帕金森氏症、癌症甚至更嚴重的內部病變。有趣的是,網路社群也因一張現場照而炸鍋,照片顯示普京穿著「高跟鞋」與一名身高正常、穿著的女性站在一起,兩人身高几乎相仿。這在嚴格控制形象的克里姆林宮公關規範中極為罕見。俄網民嘲諷稱 :「沙皇不只在縮小,連手都快在死前腐爛了」,並戲稱「這張照可能讓公關團隊有人丟了飯碗」。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在公開場合中,右手腫脹、血管明顯凸起的畫面再次引發外界對其健康狀況的強烈關注。   圖:翻攝自X帳號@nypost照片顯示普京與一名身高正常、穿著高跟鞋的女性站在一起,兩人身高几乎相仿。這在嚴格控制形象的克里姆林宮公關規範中極為罕見。 圖:翻攝自X帳號@JayinKyiv這並非普京首次因身體狀況引發猜測。去年,他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非正式談話時,被麥克風捕捉到討論「透過器官移植...
國際

連出驚人言論袒護中國!川普引海內外盟友詫異

川普這幾日零零碎碎但很密集地提起中國以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甚至讓他的基本盤MAGA5(讓美國再次偉大)也覺得蹊蹺,盟國更是有些詫異。川普拆除白宮東翼修建宴會廳,被指「大興土木」,引起爭議,福克斯記者詢問他這樣做的理由,川普解釋說,「如果中國的習主席來訪,或者舉行什麼大型國事活動,我們根本沒地方辦」,川普第一反應想到中國領導人來了有地方招待,習近平可否感到榮幸?如果說這是特氏風格的順口溜,下面兩段面對福克斯新聞台的談話,涉及的都是中國,川普卻把靶子對準了美國最重要的盟國。比起中國,川普顯得對盟邦毫不在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就「台灣有事」質詢時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生存危機事態』」,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薛飛次日在社交網路暗示「要把那骯髒的頭砍下」,堂堂外交官,公然搞死亡威脅這一套,引爆日本朝野憤怒,11月11日,自民黨要求中國嚴肅處理此事,否則要求日本政府宣布薛劍為「不受歡迎的人「,予以驅逐出境。周一,福克斯新聞台主持人向川普解釋了薛劍發帖的前因後果後問道:「這樣的人不能算是我們的朋友,對吧?」川普回答:「很多盟國也稱不上是朋友。在貿易上,他們從我們這裡獲利比中國更多。」他還強調說:「我與中國的關係很好。」川普顯然已經把自己說過的話棄之腦後,10月28日,他在東京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內盛讚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稱讚美日是「最強盟友」,並信誓旦旦承諾:「無論有任何需要幫忙的事」都會支持日本。川普在華盛頓特區白宮新聞簡報室向媒體發表講話。 REUTERS - Ken Cedeno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川普甚至把中國學生留美的事跟法國扯在了一起。這一切都始於周一晚間福克斯新聞記者勞拉.英格拉漢姆的一個提問,這位記者讓川普直面自己的矛盾處境:川普重返白宮以來一直推行限制外國學生入境的政策,卻在8月底突然改變主意,宣布將接受60萬中國留學生。福克斯記者...
國際

低價傾銷犯眾怒 多國對中國貨雙反調查暴增

  歐洲近日又啟動了針對中國產輪胎的反補貼調查。國際權威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最近一年,全球範圍內針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即「雙反調查」)暴增。近期新的跡象顯示,北京或將因低價傾銷問題與國際新興市場之間掀起報復性關稅戰。  歐盟委員會近日宣布,有充分證據顯示,中國的生產商獲得政府補貼後,得以依仗低廉價格與歐洲本土產品展開不公平的競爭。為此,歐委會決定針對用於汽車、輕型卡車和巴士的中國產輪胎啟動反補貼調查。  路透社報道,這項反補貼調查,是歐盟委員會近期針對中國產品進行的17項新調查中的一個,也是對歐盟商界組織「反對不公平輪胎進口聯盟」的相關投訴作出的反應。該組織指控中國的生產商們,從中國政府那裡獲得了優惠貸款、稅收豁免、贈款以及低廉的土地和電力供應等,導致這些企業能以低於歐盟製造商30%~65%的價格,在歐洲市場進行銷售,導致歐洲生產商遭受了很大損失。而從2021年以來,中國產輪胎的進口量在歐洲上升了51%。  近年來,世界各國為了保護本國產業,紛紛加強對中國低價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尤其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這類雙反調查的案件數量暴增,涉及產品的種類增多。其中,美國與歐洲各國的調查案件佔比較多,但過去對中國廉價商品接受度較高的新興市場,現在也開始採取反制行動,與中方的貿易摩擦正在升溫。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公布的布據,從2021年到2023年上半年,針對中國產品的雙反調查,每半年大約有20至30起;但是在2024年下半年,這類針對中國產品的雙反調查突然暴增到125起,而今年上半年也有79起。  《日經亞洲評論》的報道指出,隨著各國尋求保護本國產業的意願加強,針對中國出口低價產品的調查正在全球擴散,可能引發中國與墨西哥、巴西等新興市場的新一輪貿易摩擦。  據日經亞洲的梳理統計,今年上半年美國針對中國的調查共有21起,印度有10起,墨西哥和巴西等...
國際

聯合國氣候峰會 紐松抨擊川普化石燃料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缺席在巴西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加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今天在會中搶盡風頭,猛烈抨擊政治對手川普力挺化石燃料的理念。法新社報導,梳理整齊的紐松向來被視為2028年代表民主黨問鼎白宮的可能人選。他批評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指責其力挺石油的立場「一錯再錯」。請繼續往下閱讀... 紐松表示,民主黨政府將「毫不猶豫」地重新加入「巴黎協定」。紐松回答媒體時說,「這既是道義上的承諾,也是經濟上的必然選擇,兩者兼而有之。他(川普)不是一次,而是兩次退出協定,這實在令人憎惡。」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選在巴西亞馬遜雨林城市,巴拉州(Para)首府貝倫(Belem)舉行。紐松與巴拉州州長巴爾巴柳(Helder Barbalho)共同出席在碼頭舉行的活動。紐松對外大力宣傳加州的環保成就,指出加州目前2/3電力來自再生能源。川普一上任便宣布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對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暖化的說法嗤之以鼻,稱其為「騙局」。不過,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政府與政策執行主任巴特爾(Champa Patel)指出,美國各州仍可依循前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所留下的氣候政策藍圖行動。(編譯:屈享平)1141112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美福特號航艦抵拉美緝毒 委國警告恐引發衝突

美國「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航艦打擊群今天抵達拉丁美洲地區緝毒,委內瑞拉認為美國有意推翻其政權,警告此舉恐引發全面衝突。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美國海軍南方司令部(US Naval Forces Southern Command)在聲明中表示,「福特號」航空母艦已進入司令部責任區,也就是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總統川普約3周前下令將「福特號」布署在拉丁美洲區域,五角大廈已證實福特號抵達並在聲明中表示,此舉將有助於「打擊毒品走私,削弱並瓦解跨國犯罪組織」。美軍目前在加勒比海的軍事力量已進一步增強,當地先前已有8艘軍艦、1艘核潛艇與F-35戰鬥機。「福特號」2017年服役,是美國最新型的航空母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艦上搭載超過5000名士兵。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一再指責美國此舉旨在推翻他的政權。迄今為止,美軍已在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太平洋沿岸對疑似販毒船隻發動至少19次攻擊,造成至少76人死亡。當美國首次宣布部署福特號航空母艦時,馬杜洛警告,如果美國干預委內瑞拉,「數百萬男女將手持步槍走上街頭」。(編譯:屈享平)1141112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土耳其軍機墜毀機上至少20人 當局未透露傷亡數

土耳其一架C-130軍用運輸機今天從亞塞拜然起飛後,在喬治亞境內墜毀,機上至少20名人員,安卡拉當局協調亞塞拜然和喬治亞展開搜救,但未透露傷亡人數和事故原因。路透社報導,事發地點靠近亞塞拜然邊境,現場初步畫面顯示大塊扭曲變形的金屬散落在一處草坡上,部分機身仍在燃燒,濃煙直竄天際。請繼續往下閱讀... 社群媒體流傳的一段畫面疑似拍下這架飛機螺旋式下墜後爆炸起火;路透社無法立即核實影片真實性。土耳其總統艾爾段(Tayyip Erdogan)在首都安卡拉發表演說時一度停頓,對「我們的烈士」表示哀悼,他常用這個辭彙指稱包含作戰中和執行任務時殉職的軍職人員。艾爾段、總統辦公室以及土耳其相關部門並未說明墜機原因,也未公布死亡人數。當地媒體指出,這架美製飛機同時載著土耳其和亞塞拜然的人員,但未說明具體人數。根據官方新聞稿,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與艾爾段通話後表示,雙方談及墜機事件中「軍人喪命這個噩耗」。土耳其國防部指出,這架飛機含機組人員在內有20名土耳其人員,強調已與喬治亞及亞塞拜然當局協調展開搜救行動,但未透露是否還有其他國籍的乘客也在機上。土耳其與喬治亞表示,有關單位正設法趕赴喬治亞卡赫季州(Kakheti)西格納吉(Sighnaghi)行政區的墜機現場。這個區域位處邊境地帶,地形以洪泛區和丘陵為主。喬治亞通訊社Interpress引述該國內政部報導,當局已依涉及航空運輸和人員傷亡的刑法條文立案調查。亞塞拜然表示,這架飛機是從境內的甘賈市(Ganja)起飛。生產C-130運輸機的美國國防武器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對墜機事件罹難者、土耳其空軍以及民眾表示哀悼。該公司發言人卡恩斯(Chris Karns)表示:「我們將...
國際

巴基斯坦首都發生大爆炸,宣布進入「戰爭狀態」

當地時間11月11日(周二),巴基斯坦內政部證實,首都伊斯蘭堡地區法院門口在周二當天發生一起自殺式爆炸襲擊,已造成至少12人死亡、27人受傷。巴基斯坦內政部長莫辛·納克維披露,該法院入口處平日人員密集,辦事民眾與過往行人絡繹不絕,爆炸的突然發生讓現場瞬間陷入混亂。他向媒體通報:「襲擊者原本計劃闖入法院院內,在行動受阻後轉而將目標對準了停在大門外的警車,隨後引爆了身上的炸藥。」爆炸發生後,執法人員迅速封鎖現場開展勘查取證工作,目前尚無任何組織宣稱對此次襲擊負責。不過從過往案例來看,巴基斯坦塔利班(TTP)等武裝組織多次實施類似爆炸襲擊,相關調查仍在推進中。巴基斯坦一名警方發言人稱:「法醫團隊完成勘驗後,我們才能對外公布更多細節。」巴基斯坦總統阿西夫·阿里·扎爾達里也在第一時間發聲譴責這起暴力事件,向遇難者家屬表達深切慰問,為受傷人員祈禱康復,並向參與救援和調查的執法人員致以敬意。跨國矛盾再度升級此次襲擊發生之際,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關係正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上個月,兩國邊境地區接連爆發多起跨境襲擊事件,造成數十人傷亡。巴基斯坦指責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庇護包括TTP在內的反巴武裝分子,並於近期對阿富汗境內多個目標實施空襲。作為回應,阿富汗方面也發動了跨境攻擊。據半島電視台報道,衝突已導致阿富汗一側50名平民死亡、447人受傷;巴基斯坦方面則有23名士兵陣亡、29人受傷。面對此次首都遇襲,巴基斯坦國防部長赫瓦賈·穆罕默德·阿西夫辭強硬。他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巴基斯坦正處於戰爭狀態。這次襲擊是一記警鐘。」他同時指責道:「在當前局勢下,寄望與喀布爾當局的談判取得突破性進展並不現實。喀布爾方面完全有能力遏制針對巴基斯坦的恐怖活動,卻放任襲擊者將戰火燒至我國首都,這無疑是喀布爾傳遞的明確信號,但巴基斯坦有足夠實力予以回應。」另據CNN證實,在伊斯蘭堡爆炸發生前數小時,巴基斯坦安全部隊剛成功挫敗一...
國際

面臨強化國防壓力 英國刪減全球基金援助經費15%

英國今天宣布對旨在對抗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的全球基金(Global Fund)刪減15%援助費用,總援助金額將降至8.5億英鎊,約合新台幣350億元。路透社報導,英國曆來都是總部位於日內瓦的全球基金主要捐助國,但與其他主要國家一樣,英國一直在削減援助預算以增加國防經費。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英國政府表示,2026-2028年期間的援助款項將有助於挽救全球多達130萬人的生命,避免民眾感染上述3種疾病,並防止多達2200萬起新增或感染病例。媒體報導,英國承諾的這項捐助已比先前2023-2025年期間提供的10億英鎊減少15%;2023-2025年期間的捐助金額,又比2019年的周期減少1/3。今年稍早,英國政府為增加年度國防開支,將整體援助預算從國民總收入的0.5%削減至0.3%。美國總統川普先前要求歐洲加強國防,給予各國的壓力愈來愈大。此一對抗愛滋病、結核病與瘧疾的基金,正努力在未來3年籌集180億美元用於相關工作。然而,在全球衛生經費面臨嚴峻挑戰的環境下,許多大型捐助者因川普政府改變美國的援助政策而撤資。這個全球衛生團體表示,募集資金將在3年內協助拯救2300萬人生命,推動世界走向終結這3種致命傳染病的目標。(編譯:屈享平)1141112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川普成強弩之末,網傳貼文證習之預判?

上周二維吉尼亞州、新澤西州州長選舉,紐約市長選舉和加州公投案,民主黨都大勝,帶給川普總統和共和黨莫大壓力。不少分析認為,這是明年國會期中選舉重要信號,民主黨反撲愈來愈成氣候,如明年底贏得國會兩院中的一院,川普就提前跛鴨,2028年美國可能再度變天。目前下結論為時尚早,變數還多,但川普關稅政策在聯邦最高法院面臨質疑,美中貿易休戰前景難料,川普公開稱G2回歸(美中兩國共治世界),無異默認美中已平起平坐、東升西降成真。川普日前訪東亞,與習近平舉行峰會,緩和美中貿易戰,但與真正停戰仍有很大差距。川普隨後會晤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強化美日軍事經濟「最強盟友」關係,也和韓國總統李在明達協議,美方將協助韓國造核潛艦,川普要求日韓承諾各投資美國5500億、3500億美元,都待落實,但川普在川習會後公開使用美國已停用十年的G2說法,暗示美中共治世界,使日本、印度、澳洲及歐洲的G7成員不是滋味,美國也有反對聲音。各種跡象顯示,川普上任十個月來凌厲內政外交作為,從銳不可當態勢,已漸成強弩之末,國內國際反彈都愈來愈大,川普激進作為也使美國「紅州愈紅、藍州愈藍」,上周地方選舉印證這種發展。共和黨2021年在維吉尼亞州州長選舉,僅以2%微弱少數敗選,今年卻以15%差距再敗給民主黨,州議會民主黨議席也從51席沖至64席,共和黨被攻陷13席。新澤西州州長選舉,民主黨也以近14%差距大勝,兩州女候選人都以「反川普」為訴求。川普選前威脅,紐約市長候選人曼達尼如勝選,將停撥聯邦經費,還為曼達尼貼上共產黨人標籤,結果曼達尼以50.39%得票當選,他和獨立參選的前民主黨籍州長葛謨,合計拿下近92%選票,共和黨候選人得票僅7.11%,反映了川普效應。加州50號提案直接表明「制衡川普,阻止德州共和黨人重畫選區,想增加五席國會眾議員」,結果以64.7%得票率大勝。各州出口民調顯示,承認受川普影響的選民,三分之二是因反對川普...
國際

中歐關係再掀巨浪,北京發聲

中國外交部今 ( 11 ) 日舉行例行記者會。有《彭博社》記者提問,據報道,歐盟委員會正在研究如何強制歐盟成員國逐步將華為和中興從其電信網路中移除。請問中國對此有何評論?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國企業長期在歐洲依法合規經營,為歐方的民眾提供了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也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就業作出了積極貢獻。林劍指出,在沒有法律依據和事實證據的情況下,以行政手段強行限制甚至禁止企業參與市場,這嚴重違反了市場原則和公平競爭規則。林劍稱,事實證明,個別國家強行移除中國電信企業優質安全的設備,不僅遲滯了自身技術發展的進程,還造成了巨額的經濟損失。將經貿問題泛安全化、政治化,將阻礙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損人不利己。「我們敦促歐盟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避免損害企業赴歐投資的信心。」林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