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8 11 月

財經

財經

黃仁勛的中國搭子,狂賺2000億

2025年5月17日,黃仁勛在中國台北,設宴款待AI供應鏈核心夥伴。鎂光燈下,圍坐他身旁的,皆是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這樣的產業巨擘。然而媒體的鏡頭,卻默契地對準了第三排一個陌生的身影:這是全場唯一來自大陸的企業家。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01全球一哥那一夜,中國台灣科技圈都在追問:他,到底是誰?謎底數月後揭曉:原來他是勝宏科技董事長陳濤。英偉達在大陸合作夥伴眾多,為何獨獨他拿到了這張頂級入場券?答案藏在一組冰冷的數據里:英偉達AI伺服器所需PCB,七成來自勝宏。PCB,即印刷電路板,被譽為電子產品之母,是連接晶元與所有元件的橋樑,更是AI時代的地基。「如果把電子產品比喻成人體,PCB就是人體的骨骼、經絡和血管。」沒有它,再強大的AI晶元也無法連接,電子世界會瞬間癱瘓,整個AI算力大廈也將無從談起。第三排最左邊,即勝宏科技創始人陳濤全球PCB廠商多如牛毛,勝宏憑什麼獨佔鰲頭?因為它手握獨門絕技。AI時代,大量算卡需要在極小面積內集群,過去單層或少層板已經不夠用,必須靠20層甚至更多層HDI(高密度互連)板來完成互聯。這門技術,如同走鋼絲,不是誰都能做。而勝宏不但能做出來,還能在短時間快速放量,滿足英偉達的爆髮式需求,同時質量還穩定可靠。放眼全球,同時具備這三種能力的廠商,幾乎就找不到第二家。正因為如此,黃仁勛——這個AI時代最有權勢的男人,才會在一場重要私宴上,將陳濤邀為座上賓,並親切稱其為自己的:中國搭子。這不僅是榮譽,更是通往全球AI供應鏈核心的通行證。資本市場心領神會。過去一年,勝宏科技上演資本神話:2025年上半年營收90億元,凈利潤21億元,均實現翻倍增長。股價更如脫韁野馬,從40多塊最高漲到355元,漲幅超過750%,公司總市...
財經

多管齊下 零售巨擘Walmart 成功轉型

作者許英傑:長久以來,沃爾瑪(Walmart)以其遍布全球的實體門市和「天天低價」(Everyday Low Prices)的行銷策略,穩坐全球零售業的龍頭寶座。然而,當亞馬遜(Amazon)所引領的電子商務浪潮席捲全球市場,線下巨人沃爾瑪一度顯得步履蹣跚。面對來勢洶洶的數位經濟挑戰,Walmart 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展開了一場深刻且全面的數位轉型,成功地將其龐大的實體通路優勢與尖端科技完美結合,不僅穩固了市場霸主地位,更開創了全新的成長曲線。從電子商務(線上零售)角度來看,全球有超過33%的人口進行線上購物且趨勢還在持續成長,接近6.8兆美元產值的線上零售,到 2027 年預估將會達到8兆美元的經濟規模。這對實體零售業起家的沃爾瑪(Walmart)而言,這是一塊不得不去介入的市場,但是要如何做才能符合消費大眾的生活型態與投資人對沃爾瑪(Walmart)的期待,則是極具挑戰的經營課題。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沃爾瑪(Walmart)像是陸地上的大象,而亞馬遜(Amazon)則像是海上的巨鯨,當市場消費者、投資人都告訴沃爾瑪(Walmart)必須投入線上零售事業時,就像逼著這隻已經習慣縱橫廣大草原的大象要去學習鯨魚在海上遨遊,有其極度的困難之處。沃爾瑪(Walmart)在歷經近10年的探索與反思後,如今卻能華麗轉身躍居全美線上零售平台的第2名,市場佔有率將近7%,僅次於第1名的亞馬遜(Amazon),這10年之間沃爾瑪(Walmart)究竟做了哪些轉型工程,確實也值得國內零售業者借鏡參考學習的地方,這也是本篇我們想要探討的核心議題。一、來自亞馬遜(Amazon)的挑戰轉型的起點,源於巨大的危機感。21世紀初,亞馬遜(Amazon)以其...
財經

「隨時發動致命攻擊」 中國遠比川普關稅更危險

德國《世界報》(Die Welt )首席經濟學家西姆斯(Dorothea Siems) 近日發表名為「對中依賴正在吞噬我們的繁榮」的評論指出,德國產業對中國原料的高度依賴已到了極其危險的地步,而北京當局也正在肆無忌憚地將這種依賴關係,作為施壓的地緣政治武器。評論指出,每當談起貿易戰的發動者時,德國人總是會先聯想到美國總統川普,因為正是他激進的關稅政策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嚴重的損害。但相較之下,中國人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損害,卻更為隱蔽,危害也更大,北京當局的慣用伎倆對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的破壞程度,遠超過川普的關稅大棒。作為巨大的共產黨國家,中國已在很多領域佔據了壟斷地位,而且也越來越肆無忌憚地利用這種壟斷地位,無論是藥品、晶元還是稀土,北京當局隨時都可以對這些關鍵領域發起致命攻擊。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德國汽車產業當前面臨的危機就是1個最新的例證,相關企業都對中國聞泰科技旗下荷蘭安世半導體(Nexperia)生產的特殊晶元高度依賴。這些晶元雖然在荷蘭生產,但需要在中國完成封裝。由於北京當局宣布對這類產品實施出口管制,德國的汽車生產線隨時都面臨停工的風險。對於先前就已計劃在沃爾夫斯堡(Wolfsburg)廠實施短時工作的福斯集團來說,這個噩耗無疑是雪上加霜,德國整個汽車行業預料很快都將受到衝擊。危在旦夕的不僅是汽車產業。中國也利用中國對稀土的壟斷作為武器,向貿易夥伴施壓。無論是智慧手機、電動車、風力發電機,或是許多醫療或軍事技術,都離不開這些稀土。中國透過數十年來的戰略布局,已在稀土領域掌控了全球的供應鏈,而這種壟斷地位也已經成了北京隨時可以用來施壓的戰略武器。 評論指出,德國經濟陷入今天這樣的尷尬境地,完全是咎由自取。多年來,德...
財經

亞馬遜和蘋果財報亮麗  美股反彈

法新社紐約31日電, 由於亞馬遜(Amazon)和蘋果(Apple)財報亮麗,激勵買盤進場,美股今天反彈收紅。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道瓊工業指數終場上漲40.75點,或0.09%,收在47562.87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17.86點,或0.26%,收在6840.20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43.82點,或0.61%,收在23724.96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2.661點,或0.18%,收在7728.660點。
財經

亞馬遜之後,美國這大廠披露4.8萬大裁員

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在周二公布財報時披露,公司已裁減4.8萬個管理和運營崗位。其中,1.4萬個為管理崗位,3.4萬個為運營崗位。公司表示,這些崗位削減是通過裁員和自願離職補償(買斷)實現的。此次裁員規模超過了UPS此前公布的計劃。今年4月,UPS公司曾表示將削減約2萬個運營崗位,以重組其美國網路,預計可節省約10億美元成本;在2024年1月,UPS曾宣布計劃裁減約1.2萬個管理崗位。UPS表示,公司在迎接即將到來的假日旺季方面處於有利位置;今年以來的重組措施已帶來約22億美元的成本節約。公司還受益於自動化程度的提升,並計劃在秋季和假日季減少臨時工招聘。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儘管UPS公司第三季度利潤和營收同比下降,但業績優於市場預期,得益於其削減成本並裁減崗位,推動公司股價在周二美股午盤交易中上漲近7%。UPS首席執行官Carol Tomé表示:我們不斷發現降低成本的機會。我們已具備條件,去迎接公司歷史上最高效的旺季運營。Tomé正面臨著扭轉公司股價長期低迷的壓力。尤其來自員工和退休人員的壓力更大。由於UPS獨特的股東結構,他們在公司事務中擁有較高的話語權。據媒體早前報道,這一群體對管理層決策影響顯著。Tomé是UPS歷史上首位外部任命的CEO。她曾是Home Depot的首席財務官,並長期擔任UPS董事。她在新冠疫情期間接任CEO,調整公司商業模式,從追求運量增長轉向追求高利潤率包裹。UPS首席財務官Brian Dykes指出:我們需要更少的可變產能、更少的租賃飛機、更少的租車和季節性員工。這使我們能夠運營一個更加高效的網路。此次UPS人員優化緊隨公司減少來自亞馬遜業務量的決定之後。亞馬遜當時是UPS最大的客戶。第三季度UP...
財經

「川習會」投資指南看這裡,要提防川普…

30日登場的「川習會」牽動全球投資人的神經,影響範圍包括稀土、國防軍工產業到農產品等市場。彭博新聞採訪投資專家,提到萬一美國總統川普打出「台灣牌」,可能引發台股動蕩,並帶動全球市場避險情緒。如果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一如川普預期的「成功」,彭博新聞指出,可能為全球市場注入穩定力量,重燃對亞洲股市及與中國大陸經濟密切的相關貨幣的投資熱情。但若談判破裂,則可能再度引爆市場波動與拋售。瑞銀全球財富管理新興市場策略師Xingchen Yu說,「川習會可能成為穩定市場的重要里程碑」,「這樣的環境有利於在市場下跌時逢低布局,尤其是在具備結構性與周期性成長動能的領域,例如,中國科技、印度、巴西與更廣泛的新興市場股票」。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彭博整理以下與「川習會」相關的產業與議題,建議投資人可多加留意:稀土川普在啟程前列出稀土、芬太尼、黃豆、與台灣,是美中關係的四大關鍵議題,同時美中雙邊貿易最新一輪談判24日至27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據美方高層官員透露,川普此行將尋求與貿易夥伴簽署關鍵礦產協議,重點在於建立穩定的供應鏈,並吸引更多相關投資迴流美國。不過官員未具體說明協議內容。本月初,北京宣布對稀土出口實施新的限制措施,再度引發摩擦。中國掌握了約70%的全球稀土供應。出口限制措施刺激了中國的金力永磁與澳洲萊納斯(Lynas)等礦業公司股票今年大幅上漲。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次面對面會談,是在2019年日本大阪G20峰會。 美聯社北京當局近日試圖緩解緊張,向外資企業保證,新出口管制目的並非在阻礙正常貿易。但日本提出警告,表示中國若限制稀土出口,恐重創其汽車製造業。法巴銀行(BNP Paribas)亞太股...
財經

黃金失守3900、人民幣創近一年新高

  在投資者等待美國科技巨頭財報和美聯儲政策決議之際,周二(10月28日)創紀錄的股市漲勢暫時停滯。儘管市場對全球貿易緊張關係緩和的預期依然支撐風險偏好,而科技股的牛市行情則寄望於本周一系列大型科技公司的亮眼財報。  近期創下歷史新高的多個全球股市周二出現休整。斯托克歐洲600指數從紀錄高位回落,其中基礎資源股領跌,因原油、黃金和白銀價格齊跌。法蘭克福、巴黎和倫敦等主要股市當日變化不大。西班牙IBEX指數小幅上漲,創下自2007年金融危機以來的首個歷史新高。  本周三和周四,五家市值合計佔美國股市基準指數約四分之一的科技巨頭——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亞馬遜和蘋果——將公布業績。代表「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科技股的指數周一上漲2.6%。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  摩根士丹利旗下E*Trade的Chris Larkin表示:「在美聯儲預期降息的情況下,市場能否延續漲勢將取決於本周這些重磅科技公司的財報表現。」  日元走強、人民幣創近一年新高  債券市場方面,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3.98%,投資者正等待美聯儲周三的會議。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將降息25個基點,真正的焦點在於其是否確認市場對12月再次降息的預期。市場同時預期,美聯儲可能結束資產負債表縮減(即量化緊縮,QT)。  Forvis Mazars首席經濟學家George Lagarias指出:「降息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對我而言的問題在於,美聯儲是否會暗示12月的動向,以及除了斯蒂芬·米蘭之外,是否還會有更多官員反對降息。」  美元連續第二天下跌,美元指數下跌0.1%至98.69,但仍處於近期波動區間內。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
財經

貝索斯從巴菲特身上學到的兩條經驗

  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索斯和投資者最知名的沃倫‧巴菲特是當今最成功的商業精英之一。儘管他們的致富之路各不相同,但貝索斯表示,他從觀察巴菲特的過程中,學到了重要的經驗教訓。這些經驗教訓塑造了他領導亞馬遜的方式。  Gobankingrate理財網站稍早報道,在2018年接受華盛頓特區經濟俱樂部採訪時,貝索斯分享他從巴菲特那裡學到兩條改變認知的經驗,用於經營亞馬遜。  關注長期價值 而非每日股價波動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  採訪時,亞馬遜的股價在一年內上漲了70%。但貝索斯表示,他並不以股市作為衡量公司成功與否的指標。  「沃倫‧巴菲特經常引用的那句名言,本傑明‧格雷厄姆的名言是:『短期來看,股市是一台投票機;長期來看,它是一台稱重機。』」貝索斯說道。  「你需要做的是,以這樣的方式運營你的公司:知道它終有一天會被稱重,然後就讓它被稱重吧。」他繼續說道,「永遠不要花時間去想每日股價。我就不這麼做。」  優先考慮更少更明智的決策 以獲得更好結果  貝索斯強調了充足的休息對於做出高影響力決策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高管,你的工作就是做出少量高質量的決策。」他說,「你的工作不是每天做出數千個決策。」  貝索斯指出,如果他每晚睡眠時間少於八小時,他會有更多時間做出決策,但決策質量可能會更差。  「如果我每天做出三個好的決策,那就足夠了。」他說,「而且這些決策應該儘可能高質量。」  「沃倫‧巴菲特說,如果他一年做出三個好決策,他就是一個好人。」貝索斯繼續說道,「我真的相信這一點。」  貝索斯在採訪中曾表示,自己每晚保證八小時睡眠,規律鍛煉,每天上午10點與員工舉行第一次會議。下午5點他...
財經

MetaAI巨震!成批華人科學家失業 這大神也在內

智東西10月23日消息,據Axios 、CNBC等外媒報道,Meta本周三在其AI部門進行大規模裁員,約600個職位被削減,波及FAIR(基礎人工智慧實驗室)、AI產品及基礎設施團隊。值得注意的是,裁員波及了華人AI大佬、FAIR研究科學家總監田淵棟,他在社交平台X上公開表示自己和團隊成員均受到影響。田淵棟貼文評論區迅速成為「招聘現場」,美國風投公司South Park Commons創始人Joshua Penman直接發出邀請,稱正在組建相關實驗室;OpenAI研究員Boyuan Chen也留言表示「這太瘋狂」,並鼓勵田淵棟考慮加入OpenAI。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田淵棟是AI領域的重要華人研究者、科幻作家。他於2013年從美國卡內基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博士畢業,2016年加入Meta GenAI擔任研究科學家,研究方向涵蓋強化學習、規劃與效率以及對大型語言模型的理論理解,曾參與領導了OpenGo項目研發、Llama 4推理等工作,獲得過2021年ICML傑出論文榮譽提名、2022年CGO傑出論文獎等重要獎項。此外,他還撰寫了硬核長篇科幻小說《破曉之鐘》。 除了田淵棟,成批的華人AI研究員都受到了影響。本科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的華人研究員Jiaxun Cui在社交平台X上稱 :「Meta為魷魚遊戲瘋狂了!今天很多新博士生NG都被停用了(我也受到了影響,🥲很高興聊天)」田淵棟在社交平台X發文稱自己及團隊受到了波及田淵棟主頁介紹(部分截圖)華人研究員Jiaxun Cui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研究員Xianjun Yang發文稱:「我今天被Meta解僱了。作為一名研究科學家,我的論文昨天剛剛被傳奇人物@johnsch...
財經

AI熱潮快崩了?出現這信號,就該逃命

當人工智慧(AI)開始讓人聯想到「元宇宙」(Metaverse)時,股市最熱門的投資題材恐怕也將面臨危機。這場AI熱潮讓科技股衝上天價,企業紛紛投入數十億美元在人工智慧相關投資中。但市場研究公司BCA Research 表示,它正密切關注「元宇宙時刻」的潛在警訊,也就是一家大型AI公司宣布更多資本支出,但其股價反而下跌時,投資人就該是時候撤出了。BCA Research全球首席策略師貝瑞辛(Peter Berezin)本周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一旦這種情況(元宇宙時刻)發生,那就該趕緊逃命了。」、「在那之前,我們仍願意在未來12個月內,維持略低於基準的股票配置比例。」「元宇宙」幾年前曾是市場的流行象徵,吸引了大批資金湧入,然而這股熱潮最終退燒,導致像 Meta 這樣的公司承受數十億美元的虧損。一些觀察人士指出,當前的AI狂熱與當年的元宇宙風潮頗為相似,大型科技企業正砸下鉅資購買晶元與建置資料中心,但實際變現方式仍不明朗。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根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對財報的分析,亞馬遜(Amazon)、Meta、微軟(Microsoft) 與 Google 這4家AI浪潮核心企業,今年在AI基礎設施上的資本支出總額可能高達 3200億美元。貝瑞辛指出,科技股近來其實已出現多項警訊。首先,那些被稱為「超大規模企業」,也就是在AI上投入巨資的大型科技公司,其自由現金流(FCF)近幾個月來明顯下滑,這可能意味著財務結構正在走弱。貝瑞辛表示,這與當年網路泡沫破裂前電信類股的情況相似。其次,過去受AI題材支撐的投機性股票,近幾周也陸續出現拋售潮。貝瑞辛指出,量子運算、稀土與核能等類股近期的下跌,都是AI投資交易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