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杀进芯片军备竞赛,算力碾压OpenAI
OpenAI年底前将上线100万张GPU,直观感受就是新一轮芯片战争打响了。
7月21日,奥特曼在推特上预告,OpenAI到年底前将上线超过100万张GPU。他还补充道,“对团队感到自豪,但现在他们最好想想,怎么在这个数量规模上再扩容100倍。”
奥特曼官宣OpenAI“百万GPU”目标
这句看似简单的预告,实则暗藏多重信号:
首先,规模碾压对手。OpenAI的目标不再是10万卡,20万卡,要做就做100万卡,这一规模将达到马斯克旗下xAI训练Grok
4所用20万GPU的5倍;
其次,战略自主。算力基础设施的跃进,意味着OpenAI正逐步摆脱对微软Azure的依赖——过去其算力高度绑定微软,如今通过自建数据中心(如星门计划)掌握主动权;
最后,OpenAI的行业野心也一览无余。“扩容100倍”直指AGI所需的终极算力目标,一场以算力为基石的AI军备竞赛已进入白热化。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就在奥特曼定下冲刺100万卡目标之后,华尔街日报就下场拆台,称星门计划进度不顺利,软银迟迟掏不出钱。但OpenAI随即“灭火”:不仅官宣与甲骨文加码投资,将星门计划扩容4.5吉瓦,还强调一期项目已部分投入运营,多方合作进展顺利。
随后,马斯克更是直接“放卫星”,5年内,xAI要部署到5000万张H100
GPU的等效算力。
马斯克提出xAI五年内5000万卡目标
按照单卡平均4万美元粗略计算,100万卡规模,仅GPU部分价值就高达400亿美元,这种烧钱量级和速度,在科技行业也是前所未有,基本接近一线巨头们的年资本支出。
英伟达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问题是,行业数以万计的计算卡需求,会将英伟达的市值推向什么高度?
我们把视线再拉回算力上,OpenAI最近一次受算力影响最大的案例是3月份上线的“吉卜力风格”生图功能,官方一度对产品做了限流处理,包括对生图的速率进行暂时性限制,将免费用户的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