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7 11 月

標籤: TNT時報

大冶公安扣押物品拒不出具清單,物品丟失後仍態度蠻橫——劉迎新案再曝公安違法亂象
法治

大冶公安扣押物品拒不出具清單,物品丟失後仍態度蠻橫——劉迎新案再曝公安違法亂象

【TNT時報2025年11月12日報導】2025年9月24日,律師劉迎新因所謂「誹謗罪」變更為監視居住而獲釋。該案由湖北大冶法院一審判處一年兩個月,目前正處於二審階段。 劉迎新是「709」事件中蒙難律師劉四新博士的弟弟,其本人亦為律師。案件起因於他在互聯網上公開揭露原籍湖北大冶的石野(本名石義權)冒充記者、假借所謂作家的身份進行騙財騙色的行為。此後,石野勾結時任大冶市副市長兼公安局長、現任黃石市公安局副局長黃開廣,以及大冶市公安局副政委吳遠國,對劉迎新構陷「誹謗罪」。 據知情人士透露,黃開廣曾在其與石野的微信私聊中明確承諾,由吳遠國親自督辦此案。而吳遠國與石野為多年的老相識,卻未依法迴避,明顯存在利益衝突。多方調查也證實,劉迎新所曝光的石野騙財騙色行為基本屬實,根本不構成誹謗。根據中國法律,自訴類誹謗案件應由法院受理後、並經委託公安協助調查,而公安機關無權擅自立案偵查。 然而,早在石野向法院自訴前半年,大冶市公安局東嶽路派出所就在吳遠國的「督辦」下,對劉迎新展開所謂「偵查」,並直接將案件移送法院,嚴重違反法定程序。大冶公安在程序上的越權行為,使案件從一開始便帶有明顯的「定罪意圖」。 更令人震驚的是,大冶公安在扣押劉迎新個人物品時,竟拒絕依法出具扣押物品清單。9月24日劉迎新出獄後,與其兄長劉四新博士前往東嶽路派出所領取物品。值班副所長衛警智安排輔警查找後,竟聲稱「東西不見了」。劉迎新進入房間查看,只找到一個旅行背包和一個指甲剪,其餘包括衣物、藥品、以及裝有護照、駕照、身份證的小包全部不翼而飛。 面對質問,衛警智副所長不僅沒有道歉,反而以傲慢態度回應:「找不到了,怎麼辦?」 這一言行引發在場人員震驚與憤慨,也再次揭示出部分基層公安在執法中長期存在的傲慢與失責問題。 據多名從大冶看守所釋放的人員反映,大冶公安「扣押...
加州聖何塞集會聲援張琪沅 民主人士呼籲中國釋放最年輕因言獲罪良心犯
中國, 頭條, 社會

加州聖何塞集會聲援張琪沅 民主人士呼籲中國釋放最年輕因言獲罪良心犯

【TNT時報2025年11月12日報導】據網路報導,2025年7月10日,河北青少年張琪沅因在B站博主直播間公開質疑習近平是否為獨裁者,被河北保定市東風派出所傳喚。在前往派出所前,他錄製聲明視頻稱:「如果我消失,如果你們看到我在電視上認罪,那都是假的,是威脅下的結果。我不妥協,也不會自殺。」自被公安傳訊以來,張琪沅至今杳無音訊,被外界普遍認為「被失蹤」。 為聲援這位年僅15歲的中國青年,美西時間2025年11月9日下午兩點,由中國民主人權聯盟發起的聲援中國青少年良心犯張琪沅集會在美國加州聖何塞市政廳廣場舉行。活動吸引了眾多關注中國人權狀況的民主人士參與,其中包括知名民主人權活動家方政先生。 活動組織者李海風先生在發言中回顧了張琪沅事件,並指出:「張琪沅是目前已知因言獲罪年齡最小的中國覺醒者。哪怕他只是個未成年人,中共也對他殘忍鎮壓。他被帶走至今已數月無音訊。2025年11月4日是張琪沅15周歲生日,今天我們在此齊聚一堂,為這位年輕的民主鬥士送上生日祝福,也呼籲中共立即釋放他。」 方政先生在發言中表示:「15歲的小朋友有如此覺悟,說明共產黨真的到了人憎鬼厭的地步,他為有這麼年輕的覺醒者感到開心。」 中國民主人權聯盟成員張勇先生說:「這麼年輕的覺醒者,是對共產黨反抗的精神傳承,從王炳章先生到方政先生這一代,再到張琪沅,反抗的薪火一直傳承,這才是中國明天的希望。」 參加抗議活動的衛仁喜先生感慨萬千,他特地帶著女兒,希望女兒能夠感受到自由的重要和美好,也為張琪沅感到敬佩。 惠汝濤先生也指出:「一個15歲的少年能勇敢的站出來說出全國人民都不敢說的話,更反應了中國人民已經意識到了習近平的殘忍專橫。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句話形容張琪沅非常合適。」 現場氣氛熱烈,周志剛、李濤、馬相平、汪峰、胡帥、張輝、明駿、劉忱忱、李樹清、陳新立、關永傑、朱平...
自由雕塑公園·自由與信仰的光/楊長兵
公論台

自由雕塑公園·自由與信仰的光/楊長兵

沙漠里,十一月的太陽依舊熾烈。義工們在陳維明老師的指導下,忙著組裝新的雕塑。 忽然,園外傳來低沉的轟鳴,彷彿遠方滾來的雷聲。幾輛哈雷摩托駛入自由雕塑公園,騎士們戴著墨鏡,披著皮衣,黑色引擎在陽光下閃耀。轟鳴與光線交織成一道流動的力量——他們帶著風的味道,也帶著自由的氣息。 陳老師放下手中的工具,我們迎上前去。騎士們被園中的雕塑深深震撼,陳維明老師逐一講述每件作品的來歷與意義——那是對被壓迫者的紀念,也是對自由信仰的守望。自中共建政以來,無數生命在專制陰影下消逝。這些雕塑不僅是藝術,更是對正義亡靈的銘記,是刻下的歷史傷痕,也是揭露中共邪惡的見證。 聽完講述,騎士們深受觸動,慷慨捐款,以此表達對自由藝術與人權精神的敬意。 分別前,我們與他們合影留念。陽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閃耀著金屬的光,也閃耀著自由的光——那是信念的光,跨越國界與語言,匯成同一個聲音: 自由無價,信仰不滅。 作者:楊長兵...
不可丟棄勇敢的心—錫安教案家屬們和709人權律師們勇敢出面投訴控告
中國, 社會

不可丟棄勇敢的心—錫安教案家屬們和709人權律師們勇敢出面投訴控告

【TNT時報2025年11月8日消息】2025年11月6號下午3點,8名控告代理人文東海、楊暉、任照、任全牛、包龍軍、江天勇、王宇、馬連順;和5名家屬-胡和圖雅的包勝、王聰牧師的丈夫任重、孫聰牧師的妻子谷曉羽、林書鋮牧師的妻子陶婷婷、劉楨彬牧師的妻子李紅陽;前往北海市銀海區檢察院,針對錫安109教案,北海警察在逮捕過程中的多處違法威脅恐嚇行為提出嚴厲控告; 2025年11月6日下午4點30,8名控告代理人和5名家屬,又一同去往北海市公安局信訪部進行投訴。 2025年11月7號上午9點30,10位控告代理人隋牧青、文東海、楊暉、王宇、任全牛、任照、江天勇、馬連順、包龍軍、王全璋;和7名家屬包勝、任重、谷曉羽、陶婷婷、郭彩花、李紅陽、黃春實一同前往北海市檢察院投訴控告。 11月7日上午11點前往北海市監察委進行投訴控告。 家屬和控告代理人名單: 1、黃春子姊妹,姐姐黃春實,代理人隋牧青 2 、王聰牧師,丈夫任重,代理人文東海 3 、孫聰牧師,妻子谷曉羽,代理人 楊暉 4、胡和圖雅姊妹,老公哈斯,弟弟包勝,代理人王宇 5、林書鋮牧師,妻子陶婷婷,代理人任全牛 6、劉楨彬牧師,妻子李紅陽,代理人任照 7、孫學傳道,媽媽郭彩花,妻子石林,代理人江天勇 8、安梅姊妹,安梅姊妹,代理人馬連順 9、金明日牧師,岳母李艷,代理人包龍軍 10、高穎佳牧師,父親高廣軍,代理人王全璋...
日本飲料巨頭養樂多關閉廣州工廠
中國, 企業

日本飲料巨頭養樂多關閉廣州工廠

養樂多示意圖。(Shutterstock) 【TNT時報2025年10月28日訊 記者:路遙】日本乳酸菌飲品品牌養樂多宣布關閉其在中國設立的首家工廠,即位於廣州的第一生產基地。停產日期為11月30日。消息傳出後,引發外界關注外資乳品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持續收縮。 繼去年關閉上海工廠後,日本乳酸飲料巨頭養樂多再次啟動產能重組,計劃關閉其在中國設立的首家工廠。10月20日,日本養樂多本社株式會社發布公告稱,廣州養樂多乳品有限公司的第一工廠將於11月30日正式停產。該廠於2002年投產,為養樂多進入中國市場的首個據點,主要負責廣東與海南地區的乳酸菌飲品供應。公司表示,關閉舊廠是基於設備老化與產能整合的考量,生產將移轉至廣州第二工廠與佛山工廠。 廣州養樂多方面回應媒體表示,這一決定是「為了整體戰略調整與經營資源集中」,旨在提升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綜合競爭力。據公司內部資料顯示,廣州一廠共有員工約1,896人,部分崗位將被調整或轉至其他工廠。該公司同時強調,停產後仍將維持現有市場供應,並計劃加強產品創新以應對競爭壓力。 一位接近企業決策層的供應商對記者透露,關廠早在去年即有討論。「疫情後整個乳酸菌飲品行業需求下降,公司內部多次研判生產過剩問題,廣州一廠因設備老舊和單位成本過高,成為首個被整並對象。」該人士表示,企業策略正在由「廣泛布局」轉為「集中產能」。 養樂多於2001年進入中國市場,並於2002年在廣州設廠。此後品牌於天津、無錫及佛山設立多個基地,形成南北分布格局。2024年公司在中國共擁有六處生產廠區及五十三家分公司。然近年隨中國乳酸菌飲品市場增速放緩,本土品牌如蒙牛「優益C」、伊利「每益添」等產品快速擴張,壓縮外資品牌空間。 《上觀新聞》10月22日報導指出,養樂多廣州一廠於2002年6月開始投產,是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首個生產據點。報導引述公...
上海理想Mega行駛中突發自燃 現場火勢迅猛 僅剩車架
中國, 企業

上海理想Mega行駛中突發自燃 現場火勢迅猛 僅剩車架

10月24日上午,上海徐匯區發生一起新能源車自燃事故。一輛理想Mega在行駛過程中突現火光,隨後迅速燃燒成勢。目擊者拍攝的視頻顯示,火焰從車底竄起,短時間內吞沒整車,最終只剩骨架。 車內兩人及時逃出,無人受傷。消防隊員趕赴現場將火撲滅,現場遺留焦黑車架。據了解,起火時車輛並未與任何外物發生碰撞。 理想汽車客服當天下午回應稱,已確認事故發生於上海,相關部門正在調查起火原因,公司會配合技術鑑定。 汽車安全領域研究者指出,電動車起火多與電池熱失控或電氣系統故障有關,一旦發生燃燒,溫度上升極快,通常在數十秒內蔓延全車。他提醒,駕駛者如遇冒煙或異味應立即靠邊停車並撤離。 理想汽車創立於2015年,主打高端智能新能源車市場。理想Mega屬該公司旗艦級車款,採用大容量電池與高續航設計。中國近年多起類似自燃事故引發社會討論,官方要求車企加強電池檢測與安全監管。 網上評論多集中於電池安全議題,有網民表示「續航再長也怕自燃」,亦有人質疑「為何新車問題頻出」。北京交通大學學者李明認為,若排除外部因素,此次事件應促使企業重新審視電池熱管理設計。 記者:路遙...
《監獄法》修訂草案被指忽視女犯權益,女律師建議加強性別平等
法治

《監獄法》修訂草案被指忽視女犯權益,女律師建議加強性別平等

編者按:下文聚焦《監獄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在女服刑人員權益保護方面的爭議,並引用律師、NGO 與學者的建議與分析。內容有助於補充主流修法討論中性別視角的欠缺。讀者可關注修法文本何時定稿、女監預算與警力配置是否調整,以及制度化監督機制如何落實。 編者:路遙   • 貫徹性別敏感與實質平等 • 保障人格尊嚴 • 免受性別暴力 2025年10月11日,來自廣東的女律師陸妙卿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修法建議書,敦促立法機關在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的過程中貫徹性別敏感與實質平等、保障女犯人格尊嚴及免受性別暴力。陸妙卿並同時建議提高女監撥款、加強女警作用。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了《監獄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現居紐約的陸妙卿發現,該修訂草案忽視了女犯權益。陸妙卿曾經代理過眾多婦女權利案件,例如全國強制結紮行政訴訟第一案、中國計劃生育社會撫養費第一案、廣州女性就業歧視第一案等。根據多年的律師執業經驗,陸妙卿認為,對於女犯、尤其是女政治犯來說,在監獄中往往面臨諸多額外的侵權遭遇,例如,無遮擋搜身與體檢、男警執守洗澡和如廁監控攝像、缺乏廁所、熱水、衛生巾、超負荷勞動、母子分離、通信被扣等。在與多位律師、NGO人士及學者討論之後,陸妙卿在全國人大網頁提交了四條原則性建議和九項具體建議。 體現憲法和國際法性別平等原則 在建議書中,陸妙卿提出,《監獄法》修法過程中應充分聽取婦女權益保護領域的律師、社會組織及專家學者的意見。 來自北京的人權律師劉巍女士是「婦女人權捍衛者充權網路」的發起人之一,她對陸妙卿的建議表示贊同。劉巍指出:「中國是《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的締約國。CEDAW第7條、第8條要求各國『保障婦女參與公共事務與政策制定』」。 在建議書中,陸妙卿還提出,在監獄管理中應貫徹性別敏感與實質平等...
一個高校這樣對待自己的老師體面嗎?——及這次我為何拒絕上班
公論台

一個高校這樣對待自己的老師體面嗎?——及這次我為何拒絕上班

編者按:本文作者劉書慶,山東人,曾為執業律師與高校教師,長期關注公民權益、信訪制度與宗教自由議題。早年任職于山東律師事務所期間,代理多起維權與信仰案件,包括訪民行政訴訟、土地徵收爭議及宗教信徒辯護,被視為中國少數以法理辯護方式堅持人權原則的律師之一。2016年其律師執業證遭當局吊銷後,轉任齊魯工業大學(原齊魯大學)講師,仍持續以公民身份撰寫法律意見與公共評論。 本文為劉書慶近年所撰之公開信,記述其在齊魯工業大學遭受行政壓制與身體病痛交織的經歷。信中詳細描述學校為約束其行為,特設「專班」、強制「刷臉打卡」、並以「曠工」為由扣薪懲處的過程。面對壓力,他以冷靜筆調還原事實,並未使用情緒性語言,呈現出一位經歷過法律辯護與體制磨礪的知識份子,在維權與求生之間的艱難掙扎。 本文不僅是個人遭遇的自述,更是對當下高校管理體制、人權環境與知識分子命運的深層見證。劉書慶的文字平實克制,卻帶有強烈的時代張力與道德力量。 劉書慶(圖片來源:RFA) 一個高校,為了對付自己的一名老師,專門在二級學院安裝刷臉打卡機,你能想像嗎? 一個高校,為了收拾自己的一名老師,專門在學校內成立一個「專班」,你能想像嗎? 一個高校,為了給自己的一名老師下套,專門在二級學院制定一個紅頭文件,你能想像嗎? 本人劉書慶,系齊魯工業大學化學與製藥工程學院一名普通老師,準確的說是實驗管理員,因我在2018年4月19日就被學校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地,沒有任何預兆地調離了教學崗位,將我調整為實驗管理崗,本人當時還正上著兩門課。 學校從此也拉開了對我歧視性對待的序幕,打擊的手法也絲毫不顧及正當程序。 (一)連續用年度考核打擊我 筆者按照聘用合同,盡職盡責地完成了自己的崗位職責,但卻遭遇學校連續用年度考核的打擊。 先是在2018-2019年連續兩年給我年度考核「不合格」,在2019年學校還給了我一個「記過處分...